【选做题】本题包括A、B两小题,请选定其中一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都做,则按A小题评分。
A.[物质结构与性质]磷化硼是一种高折射率红棕色晶体,可通过单质B与Zn3P2(或PH3)反应,也可热解PCl3·BCl3制得。
(1)锌原子基态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2)BCl3中硼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PH3空间形状为 (用文字描述)。
(3)PCl3能够与配合物Ni(CO)4发生配体置换反应:Ni(CO)4 +4PCl3 = Ni(PCl3)4 +4CO。
①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的化学式为 。
②1molPCl3中含键数目为 。
(4)立方BP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中含B原子数目为 。
某学生往一支试管里按一定次序分别加入下列几种物质:
A.KI溶液, | B.淀粉溶液, | C.NaOH溶液, | D.氯水。发现溶液颜色按下面次序变化: |
①无色―→②棕黄色―→③蓝色―→④无色。
依据溶液颜色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以上药品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①→②的离子反应方程式,若为氧化还原反应,请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③→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A、B、C、D、E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原子序数均小于30)。A的基态原子2p能级有3个单电子;C的基态原子2p能级有1个单电子;E原子最外层有1个单电子,其次外层有3个能级且均排满电子;D与E同周期,价电子数为2。则:
(1)D的元素符号为______。A的单质分子中π键的个数为______。
(2)B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是同族元素氢化物中最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 3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4)写出基态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
(5)A的最简单氢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其中A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
(6)C和D形成的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晶体的密度为ρ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求晶胞边长a=________cm。(用ρ、NA的计算式表示)
A、B、C、E、F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元素,其中A、B、C、D、E为短周期元素,F为第四周期元素,F还是前四周期中电负极最小的元素。
已知:
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
B元素原子的核外p电子数比s电子数少1个;
C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为I1=738 kJ/mol,I2=1451 kJ/mol,I3=7733 kJ/mol,I4=10540 kJ/mol;
D原子核外所有p轨道为全充满或半充满;
E元素的族序数与周期序数的差为4;
(1)写出E元素在周期表位置:________;D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根据题目信息和掌握的知识分析C的核外电子排布为
该同学所画的轨道式违背了________。
(3)已知BA5为离子化合物,写出其电子式:______________。
(4)DE3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其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
(5)某金属晶体中原子堆积方式如图甲,晶胞特征如图乙,原子相对位置关系如图丙,则晶胞中该原子配位数为________;空间利用率为________;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已知该金属相对原子质量为m,原子半径为a cm)
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相同类型的离子晶体,晶格能越大,形成的晶体越稳定 |
B.手性催化剂只催化或者主要催化一种手性分子的合成 |
C.用金属的电子气理论能合理地解释金属易腐蚀的原因 |
D.H3O+、NH4Cl和[Ag(NH3)2]+中均存在配位键 |
Ⅱ.碳及其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1)基态碳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可表示为________。
(2)第一电离能:碳原子________(填“>”“<”或“=”)氧原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冰晶胞中水分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与金刚石晶胞类似。每个冰晶胞平均占有________个水分子,冰晶胞与金刚石晶胞排列方式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60的晶体中,分子为面心立方堆积,已知晶胞中C60分子间的最短距离为d cm,可计算C60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5)请写出一个反应方程式以表达出反应前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反应后变为sp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第三代。第三代就是铜铟镓硒CIGS等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以及薄膜Si系太阳能电池。完成下列填空:
(1)亚铜离子(Cu+)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2)硒为第四周期元素,相邻的元素有砷和溴,则3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用原子结构观点加以解释:________。
(3)与镓元素处于同一主族的硼元素具有缺电子性(价电子数少于价层轨道数),其化合物可与具有孤对电子的分子或离子生成加合物,如BF3能与NH3反应生成BF3·NH3。BF3·NH3中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B与N之间形成________键。
(4)单晶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结构相似,若将金刚石晶体中一半的C原子换成Si原子且同种原子不成键,则得如图所示的金刚砂(SiC)结构;在SiC中,每个C原子周围最近的C原子数目为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