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A(g)
B(g)+C (g),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A(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得的有关数据见下表:
| t/s |
0 |
2 |
4 |
6 |
8 |
| n(B)/mol |
0 |
0.30 |
0.39 |
0.40 |
0.4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v(B)="0.15" mol/(L·min)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B)="0.22" mol·L-1,则反应的ΔH < 0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向容器中充入2.0 mol A,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减小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向容器中充入1.2 mol A、0.60 mol B和0.60 mol C,反应达到平衡前的速率:v(正)<v(逆)
下列金属冶炼的反应原理中正确的是
A.2AlCl3(熔融) 2Al+3Cl2↑ |
B.MgO+H2 Mg+H2O |
C.ZnO+CO Zn+CO2 |
D.2CuO 2Cu+O2↑ |
“绿色化学”主要内容之一是指从技术和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使原子充分利用,不产生污染物。若以铜为原料制取硫酸铜或硝酸铜,下列设计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方法是
A.制CuSO4:Cu + 2H2SO4(浓) CuSO4 + SO2↑+ 2H2O |
B.制CuSO4:2Cu + O2 2CuO,CuO+H2SO4(稀)=CuSO4+H2O |
| C.制Cu(NO3)2: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
| D.制Cu(NO3)2:3Cu + 8HNO3(稀) = 3Cu(NO3)2 + 2NO↑+ 4H2O |
Cl2、HCl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分析产物溶液中除大量
OH−
外,还有Cl−、ClO−、ClO3−,并知这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比为9:2:1。
试问原混合气体中Cl2与HCl体积比为()
| A.2:5 | B.3:1 ![]() |
C.5:2 | D.1:1 |
将铁、铝、硅的混合物分为等质量的两份,一份跟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另一份跟足量稀硫酸反应,最终产生的H2一样多,则铁与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1 | B.4:1 | C.1:1 | D.3:1 |
将51.2 g 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的混合物共0.8mol,这些气体恰好能被500mL2mol/L NaOH溶液完全吸收,发生的反应为:2NO2+2NaOH=NaNO2+NaNO3+H2O、NO+NO2+2NaOH=2NaNO2+H2O。则生成的盐溶液中NaNO3的物质的量为()
| A.0.2 mol | B.0.4 mol | C.0.6 mol | D.0.8 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