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与结论 |
| A |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氯水,再滴加少量KSCN溶液 |
溶液变成血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Fe2+ |
| B |
向样品溶液中先滴加过量的稀盐酸,再滴加BaCl2溶液 |
先滴加稀盐酸无现象,滴加BaCl2后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样品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 C |
淀粉与稀H2SO4共热,再加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
无银镜生成,表明淀粉水解产物无还原性 |
| D |
向Na2CO3溶液中滴入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Na2SiO3溶液中 |
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碳酸酸性强于硅酸 |
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属于合成氨主要原料的是()
| A.NO2 | B.空气 | C.Na2CO3 | D.KNO3 |
下列有关合成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合成氨是天然固氮的一种方法 |
| B.合成塔是合成氨的关键设备 |
| C.采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反应条件,可使N2和H2完全转化为NH3 |
| D.压强一定时,升高温度可以提高平衡混合物中氨的含量 |
NH3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下列关于合成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工艺涉及催化技术 |
| B.工艺涉及高温高压技术 |
| C.原料之一的氮气来自空气 |
| D.从合成塔出来的气体中,氨的体积分数为100% |
起固定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
| A.氮气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 |
| B.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
| C.氨气经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 |
| D.由氨气制碳酸氢铵和硫酸铵 |
下列工业生产所用主要原料(括号内物资)不合理的是()
| A.合成NH3(焦碳、空气、水) | B.炼铁(铁矿石、焦碳、石灰石、空气) |
| C.生产乙烯(酒精、浓硫酸) | D.水泥工业(石灰石、粘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