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合成路线是某化工厂生产流程的一部分:
已知:①
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F中官能团的名称 。
(2)写出D的名称(系统命名) 。
(3)④的反应类型是 ;B的结构简式是 。
(4)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 。
(5)H是D的同分异构体,核磁共振氢谱有3种峰且属于炔烃的结构简式为
、 。
(6)有关C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 B.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C.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 D.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
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1)油脂被摄入人体后。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____________(写名称),进而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提供能量,或作为合成人体所需其他物质的原料。
(2)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其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官能团是和____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或名称)。人体中共有二十多种氨基酸,其中人体自身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合成的氨基酸称为人体必需氨基酸。
(3)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最终水解为葡萄糖(C6H12O6),部分葡萄糖在体内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写出葡萄糖在体内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每小题4分,共12分)
(1)氨水和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是___。
(2)Na2CO3溶液中,其离子浓度从大到小关系为。
(3)有pH为13的Ba(OH)2、NaOH的混合溶液100mL,从中取出25mL用0.025mol/L H2SO4滴定,当滴至沉淀不再增加时,所消耗的酸的体积是滴定至终点所耗酸体积的一半.则原混合溶液中Ba(OH)2的物质的量浓度。
Ⅰ、现有下列仪器或用品:①铁架台(含铁圈、各种铁夹);②锥形瓶;③滴定管(酸式与碱式);④烧杯(若干个);⑤玻璃棒;⑥天平(含砝码);⑦滤纸;⑧量筒;⑨三角漏斗。有下列药品:①NaOH固体;②0.1000mol/L的标准NaOH溶液;③未知浓度的盐酸;④Na2CO3溶液。试回答以下问题。
(1)做酸碱中和滴定时,还缺少的试剂是(全对得分,下同)
(2)配制250mL0.1000mol/LNaOH溶液时,还缺少的仪器是。
(3)过滤时,应选用上述仪器中的(填编号)
Ⅱ、为测定某H2C2O4溶液的浓度,取25.00mL该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H2SO4后,用浓度为c mol/L KMnO4标准溶液滴定。滴定原理为:
2KMnO4+5H2C2O4+3H2SO4=K2SO4+10CO2↑+2MnSO4+8H2O
(1)滴定时,KMnO4溶液应装在(填“酸式滴定管”或“碱式滴定管” )中,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2)若滴定时,没用标准液洗涤滴定管,会使得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 _(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3)若滴定时,反应前后的两次读数分别为a和b,则实验测得所配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4)在该溶液与KOH溶液反应所得的0.1 mol/L KHC2O4溶液中,c(C2O42-)>c(H2C2O4),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c(K+)+c(H+)=c(HC2O4-)+c(OH-)+c(C2O42-) |
B.c (HC2O4-)+ c (C2O42-)+ c(H2C2O4)=0.1mol/L |
C.c(H+)<c(OH-) |
D.c(K+)=c(H2C2O4)+c(HC2O4-)+c(C2O42-) |
(14分)25℃时0.1 mol/L的醋酸溶液的pH约为3,当向其中加入醋酸钠晶体,等晶体溶解后发现溶液的pH增大.对上述现象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甲认为:醋酸钠水解呈碱性,c(OH-)增大了,因而溶液的pH增大;
乙认为:醋酸钠溶于水电离出大量醋酸根离子,抑制了醋酸的电离,使c(H+)减小,因此溶液的pH增大.
(1)为了验证上述哪种解释正确,继续做如下实验:向0.1 mol/L的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填写编号),然后测定溶液的pH.(已知25℃时,CH3COONH4溶液呈中性).
A.固体CH3COOK | B.固体CH3COONH4 |
C.气体NH3 | D.固体NaHCO3 |
(2)加入(1)中物质后,若甲的解释正确,溶液的pH应________;若乙的解释正确,溶液的pH应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常温下将0.010 mol CH3COONa和0.004 mol HCl溶于水,配制成0.5 L混合溶液.判断:
①溶液中共有________种粒子;
②其中有两种粒子的物质的量之和一定等于0.010 mol,它们是________和________;
③溶液中n(CH3COO-)+n(OH-)-n(H+)=________mol.
(8分)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H2(g) 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
700 |
800 |
830 |
1 000 |
1 200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为________反应(填“吸热”“放热”).
(2)能判断该反应是否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正(H2)=v逆(H2O) d.c(CO2)=c(CO)
(3)某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CO2和1 mol H2充分反应达平衡时,CO平衡浓度为0.25 mol/L,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
(4)若在(3)所处的温度下,在1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CO2和3 mol H2充分反应达平衡时,H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a.等于1.0 mol
b.大于1.0 mol
c.大于0.5 mol,小于1.0 mol
d.无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