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 论 |
A |
将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
溶液褪色 |
二氧化硫有漂白性 |
B |
向某溶液中先加氯水再加KSCN溶液 |
溶液呈血红色 |
原溶液一定含Fe2+ |
C |
铜放入稀硫酸中,无明显现象,再加入硝酸钠固体 |
溶液变蓝,有明显的气泡放出,铜溶解 |
硝酸钠可以加快铜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
D |
向1mL 0.1 mol/L的AgNO3溶液中加入1 mL 0.1 mol/L NaCl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几滴0.1 mol/L NaI溶液 |
有黄色沉淀生成 |
氯化银的溶解度大于碘化银 |
常温下pH最小的是下列各项中的( )
A.pH=0的溶液 | B.0.04 mol·L-1H2SO4 |
C.0.5 mol·L-1HCl | D.0.05 mol·L-1CH3COOH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Na2CO3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呈红色 |
B.(NH4)2SO4溶液中c(NH![]() ![]() |
C.FeCl3溶于水使溶液呈酸性,从而抑制水的电离 |
D.将Al2(SO4)3溶液蒸干得到Al(OH)3固体 |
相同体积、相同pH的某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中强酸溶液②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下列关于溶液的酸碱性,说法正确的是( )
A.pH=7的溶液是中性 |
B.中性溶液中一定:c(H+)=1.0×10-7 mol·L-1 |
C.c(H+)=c(OH-)的溶液呈中性 |
D.在100°C时,纯水的pH<7,因此显酸性 |
关于强、弱电解质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成阴、阳离子 |
B.在溶液中,导电能力强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 |
C.对同一弱电解质来说,当溶液的温度和浓度不同时,其导电能力也不相同 |
D.纯净的强电解质在液态时,有的导电,有的不导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