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 论 |
| A |
将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
溶液褪色 |
二氧化硫有漂白性 |
| B |
向某溶液中先加氯水再加KSCN溶液 |
溶液呈血红色 |
原溶液一定含Fe2+ |
| C |
铜放入稀硫酸中,无明显现象,再加入硝酸钠固体 |
溶液变蓝,有明显的气泡放出,铜溶解 |
硝酸钠可以加快铜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
| D |
向1mL 0.1 mol/L的AgNO3溶液中加入1 mL 0.1 mol/L NaCl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几滴0.1 mol/L NaI溶液 |
有黄色沉淀生成 |
氯化银的溶解度大于碘化银 |
实验室里做钠跟水反应的实验时,用到的仪器和药品是
①试管夹 ②镊子 ③小刀 ④滤纸 ⑤研钵 ⑥烧杯 ⑦坩埚 ⑧石棉网 ⑨玻璃片 ⑩药匙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⑥⑨ | C.③④⑧⑨⑩ | D.②⑤⑦⑨⑩ |
氯气能使紫色石蕊溶液
| A.先变红后褪色 | B.变成红色 | C.先褪色后变红 | D.褪色 |
有3个反应:①Cl2+2KBr=2KCl+Br2
②KClO3+6HCl=3Cl2+KCl+3H2O
③ 2KBrO3+Cl2=Br2+2KClO3,下面说法正确的()
| A.上述三个反应都有单质生成,所以都是置换反应 |
| B.反应②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 |
| C.反应③中1mol Cl2反应,则氧化剂得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mol |
| D.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KClO3>KBrO3>Cl2>Br2 |
下列实验数据记录和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 A.用天平称取4.0gNaOH固体,用100mL量筒配制1.00mol/L的NaOH溶液 |
| B.用25mL的滴定管(内装有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用去NaOH溶液22.32mL |
| C.用pH试纸测得新制氯水的pH为4 |
| D.常温下,用气球收集500mLNO2气体,求得NO2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5/22.4)mol |
在一定条件下,RO3n—与氟气可发生如下反应:RO3n-+ F2 +2OH-=RO4-+ 2F-+H2O
(已配平),从而可知在RO3n-中,R元素的化合价是( )
| A.+4 | B.+5 | C.+6 | D.+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