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A(g)B(g)+C (g),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A(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得的有关数据见下表:
t/s |
0 |
2 |
4 |
6 |
8 |
n(B)/mol |
0 |
0.30 |
0.39 |
0.40 |
0.4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v(B)="0.15" mol/(L·min)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B)="0.22" mol·L-1,则反应的ΔH < 0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向容器中充入2.0 mol A,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减小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该反应体系的压强,平衡左移,反应的平衡常数K减小
物质灼烧时,火焰呈紫色的一定含有()
A.钾原子 | B.钾离子 | C.钾元素 | D.钾的化合物 |
下列各组物质能相互反应得到Al(OH)3的是
A.铝跟NaOH溶液 | B.Al(NO3)3跟过量的NaOH溶液 |
C.Al2O3和热水 | D.Al2(SO4)3溶液跟过量的氨水 |
铝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主要是因为
A.与氧气在常温下不反应 | B.铝性质不活泼 |
C.铝表面能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 D.铝耐酸耐碱 |
下列关于硝酸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 |
B.浓硝酸与金属反应不产生氢气,而稀硝酸与金属反应可置换出氢气 |
C.因常温下铝和铁不与浓硝酸反应,所以浓硝酸可盛放在铝制或铁制容器中 |
D.硝酸与金属反应时,只表现出氧化性 |
下列对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浓硫酸与铁、铝不反应,所以铁质、铝质容器能盛放浓硫酸 |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能使蔗糖碳化 |
C.浓硫酸和铜片加热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氧化性 |
D.浓H2SO4可做H2、O2等气体的干燥剂表现其脱水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