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 A. |
测同温同浓度下的Na2CO3和Na2SO3水溶液的pH |
确定碳和硫两元素非金属性强弱 |
| B. |
将NaOH溶液滴入该溶液中加热,放出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证明溶液中有NH4+ |
| C. |
取久置的Na2SO3溶于水,加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 |
证明Na2SO3部分被氧化 |
| D. |
用稀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入Fe(NO3)2溶液中,溶液变黄色 |
证明氧化性:H2O2比Fe3+强 |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 + 4NH3·H2O |
| B.NaHCO3溶液和少量Ba(OH)2溶液混合:HCO3- + OH- +Ba2+ |
| C.NaHCO3溶液和过量Ba(OH)2溶液混合:2HCO3- +2OH- +Ba2+ |
| D.NaA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AlO2-+CO2+3H2O |
工业上合成氨的原料之一为氢气,其来源之一是利用石油气的有关成分如丙烷(C3H8)制取。以下途径,假设反应都能进行,从经济效益考虑最合理的反应是
A.C3H8 3C+4H2 |
B.C3H8 C3H6+H2 |
C.C3H8+6H2O 3CO2+10H2 |
D.2H2O 2H2+O2 |
在元素周期表的主族元素中,甲元素与乙、丙、丁三种元素上下、左右相邻,丙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甲、乙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四种元素均为短周期元素 |
| B.甲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于乙的气态氢化物 |
| C.甲的含氧酸的酸性弱于丙的含氧酸 |
| D.元素乙形成的化合物比元素丁形成的化合物多 |
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0.1molC8H18所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2.5NA |
| B.0.1mol过氧化钠固体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0.2NA |
| C.标准状况下2.24L三氧化硫中所含氧原子数为0.3NA |
| D.0.1mol氯气与热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0.1NA |
下列关于非金属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或等于4 |
| B.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都易得电子生成相应的阴离子 |
| C.只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晶体一定属于分子晶体 |
| D.每一个主族包含的元素中不一定都有非金属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