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14世纪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打破这一认识的历史活动是( )
A.亚历山大东征 | B.新航路开辟 |
C.三角贸易 | D.郑和下西洋 |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灭……"此民谣出现的时间是()
A. | 鸦片战争后 | B. | 辛亥革命后 |
C. | 新中国成立后 | D. | 改革开放后 |
山东蓬莱农民唐和恩使用过的扁担上,刻着他在解放战争时经历过的路线,包括山东、安徽、江苏三省有关的城镇和村庄的地名。由此判断,他支援过下列哪一战役?()
A. | 辽沈战役 | B. | 淮海战役 |
C. | 平津战役 | D. | 渡江战役 |
20世纪前期,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相继成立,在历史上,两党既有合作又有对抗,其中第一次合作共同进行了( )
A. | 北伐战争 | B. | 南昌起义 |
C. |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 D. | 抗日战争 |
历史大戏《台湾·1895》曾在央视一套热播,剧中李雪健饰演的李鸿章在1874年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被笑指犯下了低级的历史错误。这是因为( )
A. | 李雪健与李鸿章在形象上差异很大 |
B. | 李鸿章没有经历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C. | 圆明园是甲午中日战争后被日军所烧 |
D. |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宋史》记载"……有造突火枪,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五十余步。"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的应用?()
A. | 造纸术 | B. | 印刷术 | C. | 指南针 | D. | 火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