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小张上课时总喜欢手上拿个东西摆弄,到了中学这种情况愈发严重,常常因为摆弄玩耍东西而走神。小张为此也很苦恼,想改掉这个坏毛病,但是往往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又开始摆弄东西。小张的成绩开始慢慢下降。因为这事小张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小张认为老师小题大做,显得很不耐烦,后来常常故意顶撞老师。小张的成绩下降的更厉害了。
(1)请分析小张成绩下降的原因(至少从两个角度)。
(2)被老师批评后,小张出现了怎样的心理状态?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
(3)运用《行为与后果》的知识回答,从上课玩弄走神到顶撞老师,导致小张成绩不断下降,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014年中国经济显现总体放缓、忧中有进态势,经济下行压力和风险不小,保增长遭遇困难,但可喜的是调结构初见成效,稳就业表现良好。2015年经济将继续减速到7%,经济增长速度处在明显的“换挡”阶段。这一减速换挡期是“新常态”的大逻辑之一,即通过对经济减速的容忍,为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与变革赢得时间与空间。“新常态”下的大调整,有减(速度)有增(改革),一慢一快,是新挑战,也是新机遇。通过减速期间加速体制改革、存量调整和增量优化,在大调整中寻求和孕育未来发展的生机,向着新发展模式迈进,这即是2015年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的基本要义。
结合思想品德课所学知识,谈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和谐校园的建设,校园是师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建设和谐校园不仅是每一位师生的责任,更是每一位师生的需要。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某校准备开展“建设和谐校园”系列活动。现在请你参与进来,并完成一下题目。
(1)你所在班级打算开“和谐校园”的主题班会,请你为此次班会设计一个主题。
(2)请你对校园不和谐现象进行调查,看看学校存在哪些不和谐的现象。
(3)针对调查到的不和谐现象,请你分别向学校和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会议(简称APEC会议)于2014年11月5日至11日在北京成功举行。今年APEC会议的主题为“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
(1)某校九年级准备深入开展学习、宣传2014APEC会议志愿者感人事迹活动,请你帮助设计两种宣传活动形式。
(2)在当今国际社会,有合作也有竞争。你认为,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什么?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下,我国又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呢?(请各举2例,4分)
(3)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有志青年,你打算怎么做呢?(4分,不少于两点)
材料一:2014年10月17日,全国社会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强调,我国将每年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他在首个“扶贫日”作出重要批示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党全社会继续共同努力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强大合力。
材料二:2015年1月12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进行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焦裕禄同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1)阅读材料一之后,有同学认为:党和国家只要做好扶贫工作就能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了。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2)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们学习了以上两则材料后一致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政党,我们要坚决拥护党的正确领导。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呢?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中国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问:人民与公民有何联系和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