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育种、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袁隆平杂交水稻的推广和普及,提高了水稻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
| B.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 |
| C.运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利用了基因重组的原理 |
| D.人工选择可能会导致作物品种原来进化方向发生改变 |
运动神经元与骨骼肌之间的兴奋传递过度会引起肌肉痉挛,严重时会危及生命。下列治疗方法中合理的是( )
| A. |
通过药物加快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 |
| B. |
通过药物阻止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 |
| C. |
通过药物抑制突触间隙中可降解神经递质的酶的活性 |
| D. |
通过药物增加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特异性受体的数量 |
某同学将一株生长正常的小麦置于密闭容器中,在适宜且恒定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培养,发现容器内 含量初期逐渐降低,之后保持相对稳定。关于这一实验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 A. |
初期光合速率逐渐升高,之后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
| B. |
初期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均降低,之后呼吸速率保持稳定 |
| C. |
初期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之后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 |
| D. |
初期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之后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的两种形式。某动物的基因型是Aa,若该动物的某细胞在四分体时期一条染色单体上的A和另一条染色单体上的a发生了互换,则通常情况下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A和a进入不同细胞的时期是( )
| A. |
有丝分裂的后期 |
B. |
有丝分裂的末期 |
| C. |
减数第一次分裂 |
D. |
减数第二次分裂 |
某品种的初生雏鸡慢羽性状(羽毛生长慢)由Z染色体上的E基因控制。为提升商业生产中依据快/慢羽判断雏鸡雌雄的准确性,研究人员设计了育种路线(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
①的表型是快羽雌鸡 |
B. |
②的基因型是 |
| C. |
③的表型是快羽雌鸡 |
D. |
④的基因型是 |
为了获得抗白叶枯病的水稻品种,研究人员构建了含有抗病基因D的重组Ti质粒(如图),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将D基因导入水稻种子诱导的愈伤组织,最终获得抗病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
水稻愈伤组织细胞中RNA聚合酶无法识别U6启动子 |
| B. |
在含重组Ti质粒的农杆菌中U6启动子不能驱动卡那霉素抗性基因表达 |
| C. |
农杆菌侵染愈伤组织后所用的筛选培养基中需加入卡那霉素 |
| D. |
愈伤组织再分化获得的含有D基因的幼苗属于抗病植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