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氯化铁和高铁酸钾都是常见的水处理剂。下图为制备氯化铁及进一步氧化制备高铁酸钾的工艺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化铁有多种用途:
①氯化铁做净水剂。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②工业上常用FeCl3溶液腐蚀铜印刷线路板。这是利用了FeCl3较强的__________性。
(2)吸收剂X的化学式为               。为检验吸收剂是否已完全转化为FeCl3溶液,有人设计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但很快被否定,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正确的检验方法是:取少量待测液,加入         (写化学式)溶液,若无深蓝色沉淀产生,则证明转化完全。
(3)碱性条件下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②将混合溶液搅拌半小时,静置,抽滤获得粗产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OH+Na2FeO4 K2FeO4+2NaOH,请根据相关反应原理分析反应能发生的原因                      
(5)将粗K2FeO4产品经重结晶、过滤、                    ,即得较纯净的K2FeO4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实验室有一包明矾,某同学拟通过实验检验明矾中含有K+、Al3+、SO42-等3种离子。请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
该同学将适量明矾溶于水制成溶液,并把溶液分成三份。他用第1份溶液来检验K+的操作方法是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待测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其焰色为色。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氨的性质后讨论:运用类比的思想,既然氨气具有还原性,能否象H2那样还原CuO呢?他们设计实验制取氨气并探究上述问题。请你参与活动并完成下列研究:
(1)制取氨气
①实验室制备氨气,下列方法中适宜选用的是 (填编号);
a.氯化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b.固体氢氧化钠中滴加浓氨水;c.固态氯化铵加热分解;d.固态硝酸铵加热分解;f.固态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加热。
②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探究
该小组成员设计实验探究氨气的还原性及其产物,提供实验装置如下:




①请你根据提供的装置从左至右连接接口序号()()()()()( )
②该装置在设计上有一定的缺陷,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你对该装置的改进措施是
③利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CuO全部变为红色物质,无水CuSO4变蓝,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请写出NH3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④装置B的作用是:
(3)提出并解决问题
有同学认为:NH3与CuO反应生成的红色物质中可能含有Cu2O。已知Cu2O是红色粉末,是一种碱性氧化物,在酸性溶液中,Cu+能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该红色物质中是否含有Cu2O:

本题包括A、B两小题,分别对应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个选修模块的内容,请选择其中—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评分。
A.镁、铜等金属离子是人体内多种酶的辅因子。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镁时,先制备无水氯化镁,然后将其熔融电解,得到金属镁。
(1)请参考下述数据填空和回答问题:

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生产金属镁,电解Al2O3与冰晶石熔融混合物的方法生产铝。不用电解MgO的方法生产镁的原因;不用电解AlCl3的方法生产铝的原因
(2)2001年曾报道,硼镁化合物刷新了金属化合物超导温度的最高记录。该化合晶体结构中的晶胞如图所示。镁原子间形成正六棱柱,六个硼原子位于棱柱内。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3)写出Cu+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4)往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可生成[Cu(NH34]2+配离子。已知NF3与NH3的空间构型都是三角锥形,但NF3不易与Cu2+形成配离子,其原因是
(5)某喹喏酮类药物(中心离子是Cu2)结构如下图,关于该药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心离子Cu2+的配位数是5
B.N原子均采用sp2杂化
C.存在配位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D.熔点很高,硬度很大
B.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某品牌花生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I:称取0.4 g花生油样品,置于两个干燥的碘瓶(如图)内,加入10 mL四氯化碳,轻轻摇动使油全部溶解。向碘瓶中加入25.00 mL含0.01 mol IBr的无水乙酸溶液,盖好瓶塞,在玻璃塞与瓶口之间滴加数滴10%碘化钾溶液封闭缝隙,以免IBr的挥发损失。

步骤II:在暗处放置30 min,并不时轻轻摇动。30 min后,小心地打开玻璃塞,用新配制的10%
碘化钾10 mL和蒸馏水50 mL把玻璃塞和瓶颈上的液体冲洗入瓶内。
步骤Ⅲ:加入指示剂,用0.1 mol·L-1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用力振荡碘瓶,直至终点。
测定过程中发生的相关反应如下:

②IBr+KI=I2+KBr
③I2+2S2O32=2I+S4O6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卤素互化物IBr的性质与卤素单质类似,实验中准确量取IBr溶液应选用的仪器是,碘瓶不干燥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步骤Ⅱ中碘瓶在暗处放置30 min,并不时轻轻摇动的原因是
(3)步骤Ⅲ中所加指示剂为,滴定终点的现象
(4)反应结束后从液体混合物中回收四氯化碳,所需操作有

在一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A和3 molB,保持温度为30℃,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下列反应: ,达到平衡后生成1.2 mol C,此时,平衡混合气中C的体积分数为ω;若将温度升高到70℃后,其他条件均不变,当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为2.1 mo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升高而(填“增大”、“减少”或“不变”),该反应的焓变△H0(填“>”、“<”或“=”)。
(2)30℃时,平衡混合气中C的体积分数ω=,A物质的转化率与B物质的转化率之比为
(3)30℃时,若在同一容器中加入3 molA、4 molB和molC,则平衡混合气中C的体积分数仍为ω,此时平衡时体系中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

某药物中间体合成路线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和产物略)

(1)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A,D
(2)反应①、②的目的是
(3)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a.不溶于水 b.能发生银镜反应 c.含有一C(CH33
(4)写出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是B的一种重要的同分异构体。请设计合理方案,完成从的合成路线(用流程图表示,并注明反应条件)。
提示:①合成过程中无机试剂任选:
②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