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会以国地日割,国权日削,国民日困,思维持困救之,故开斯会以冀保全。……保吾家政权土地,保人民种类之自立,保圣教之不失。”材料主要反映了当时:
A.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 B.儒教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
C.清政府沦为了洋人的朝廷 | D.维新变法拉开了序幕 |
下列提到的历史现象或文学故事,李贽应持反对意见的是:
A.木兰从军 | B.梁祝化蝶 | C.“至圣”孔子 | D.商鞅变法 |
“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于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
①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②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
③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④王朝统治的专制腐败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 |
下列关于宋明理学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形成的
②南宋的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
③心学使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转变
④理学和心学成为明清两代的官方哲学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 B.社会发展规律 |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 D.“天人感应”理论 |
宋代儒家思想经过“二程”和朱熹等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被称为:
A.国学 | B.理学 | C.心学 | D.新儒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