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溶液中:Na+、K+、MnO4-、I- |
B.与铝反应生成氢气的溶液中:Na+、NH4+、AlO、Cl— |
C.0.1mol/LNa2SO3溶液中:K+、NO3-、S2-、Cl— |
D.中性溶液中:Cu2+、Na+、Br‾、SO42‾ |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而Z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W<X<Y<Z |
B.W、X、Y、Z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20 |
C.W与Y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
D.由W与X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W与Y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 |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2O2(g)===CO2(g)+2H2O(g)ΔH=-890.3 kJ·mol-1 |
B.500 ℃、30 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 |
C.氯化镁溶液与氨水反应:Mg2++2OH-===Mg(OH)2↓ |
D.氧化铝溶于NaOH溶液:Al2O3+2OH-===2AlO![]() |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0.1 mol·L-1 NaOH溶液:K+、Ba2+、Cl-、HCO3- |
B.0.1 mol·L-1 Na2CO3溶液:K+、NH4+、NO3-、SO42- |
C.0.1 mol·L-1 FeCl3溶液:K+、Na+、I-、SCN- |
D.0.1 mol·L-1 HCl的溶液:Ca2+、Na+、ClO-、NO3- |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8 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 |
B.12 g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NA |
C.46 g 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3NA |
D.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NA个电子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植物油常温下一般呈液态,难溶于水,有恒定的熔点、沸点 |
B.麦芽糖与蔗糖的水解产物均含葡萄糖,故二者均为还原型二糖、 |
C.若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二者的水解产物不一致 |
D.乙醛、氯乙烯和乙二醇均可作为合成聚合物的单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