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结构与性质】A、B、C、D、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元素。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多3个,C、D元素同主族且原子序数D为C的二倍,E元素位于第四周期Ⅷ族,其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与基态碳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1)E元素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
(2)元素B、C、D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排列顺序为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DC3冷凝可形成一种D、C相间的六元环结构的三聚体,其中D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
(4)C元素可与A元素形成两种常见的化合物,其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1:2,两种化合物可任意比互溶,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5)A、B、C、D、E五种元素组成某配位化合物X,其原子个数比为18:6:4:1:1,该配位化合物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6)Sb的一种氧化物高于843K时会转化为长链的大分子,其结构片段如图,则该分子中Sb和O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
乙烯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分,它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的分子式____________,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2)鉴别甲烷和乙烯的试剂是______(填序号)。
A.稀硫酸 B.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C.水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3)下列物质中,可以通过乙烯加成反应得到的是______(填序号)。
A.CH3CH3 B.CH3CHCl2C.CH3CH2OH D.CH3CH2Br
(4)已知 2CH3CHO+O22CH3COOH。若以乙烯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上以乙烯为原料可以生产一种重要的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针对表中所列标号为①~⑩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 周期 |
I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二 |
① |
② |
③ |
④ |
||||
三 |
⑤ |
⑥ |
⑦ |
⑧ |
⑨ |
⑩ |
(1)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
(2)第三周期元素除⑩外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_(填元素符号),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具有两性的是____________。
(3)⑤⑥⑦单质的活泼性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 (填元素符号),判断的实验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
现有A,B,C,D四种金属片,①把A,B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A上有气泡产生;②把C,D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D发生还原反应;③把A, C 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电子流动方向为A→导线→C。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①中,金属片_______ 发生氧化反应;
(2)在②中,金属片_______ 作负极;
(3)如果把B、D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则金属片_______上有气泡产生;
(4)上述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10分)已知H+(aq)+OH-(aq)=H2O(l) △H=-57.3kJ/mol,计算下列中和反应中放出的热量。
(1)用20 gNaOH配成稀溶液跟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 ____________热量。
(2)用0.1mol Ba(OH)2配成稀溶液跟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 ____________热量。
(3)用1mol醋酸稀溶液和足量NaOH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57.3kJ,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测得苯(l)的标准燃烧热为3265kJ/mol,写出苯(l)燃烧时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16分)已知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B、D是饮食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F是一种有香味的物质,F中碳原子数是D的两倍。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F和高分子化合物E,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B中决定性质的重要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反应类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