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选项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A. |
测同温同浓度下的Na2CO3和Na2SO3水溶液的pH |
确定碳和硫两元素非金属性强弱 |
B. |
将NaOH溶液滴入该溶液中加热,放出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证明溶液中有NH4+ |
C. |
取久置的Na2SO3溶于水,加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 |
证明Na2SO3部分被氧化 |
D. |
用稀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入Fe(NO3)2溶液中,溶液变黄色 |
证明氧化性:H2O2比Fe3+强 |
某反应的ΔH=+100 kJ·mol-1,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正反应活化能小于100 kJ·mol-1 |
B.逆反应活化能一定小于100 kJ·mol-1 |
C.正反应活化能不小于100 kJ·mol-1 |
D.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大100 kJ·mol-1 |
能够使反应Cu+2H2O===Cu(OH)2+H2↑发生的是
A.用铜片作阴、阳电极,电解氯化铜溶液 |
B.用铜片作阴、阳电极,电解硫酸钾溶液 |
C.铜锌合金在潮湿空气中发生电化学腐蚀 |
D.铜片作原电池的负极,碳棒作原电池的正极,氯化钠作电解质溶液 |
已知:H+ (aq)+OH- (aq)= H2O(l);△H1 =" -" 57.3 kJ·mol-1,H2SO4(浓)+ NaOH(aq)=
Na2SO4(aq)+ H2O(l);△H2 =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表示分子个数 | B.△H1>△H2 |
C.△H2 =" -" 57.3 kJ·mol-1 | D.|△H1|>|△H2| |
“混盐”是指一种金属离子与多种酸根离子构成的盐,如氯化硝酸钙[Ca(NO3) Cl]就是一种混盐。“复盐”是指含有多种简单阳离子和一种酸根阴离子的盐,如KAl(S04)2下列各化合物中属于混盐的是
A.CaOCl2 | B.(NH4)2Fe(S04)2 | C.Bi0N03 | D.K3[Fe(CN)6] |
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相互反应时,无论哪种过量,都可以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①碳酸钠溶液与盐酸 ②硫化氢气体与氯化铁溶液 ③硫酸铝溶液与氨水④硝酸银溶液与氨水⑤溴化亚铁溶液与氯水 ⑥碳酸氢钙溶液与澄清石灰水
A.③⑤ | B.①③⑥ | C.②④ | D.②③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