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某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可能是K+、Ba2+、A13+、Mg2+、AlO2-、CO32-、SiO32-、Cl-中的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溶液加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无沉淀生成
②另取少量原溶液,逐滴加入5mL 0.2mol·L-1盐酸,发生的现象是:开始产生沉淀并逐渐增多,沉淀量基本不变后产生气体,最后沉淀逐渐减少至消失。
③在上述②沉淀消失后的溶液中,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可得到沉淀0.43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一定不含Ba2+、Mg2+、A13+、SiO32-、Cl- |
B.该溶液中一定含有K+、AlO2-、CO32-、Cl- |
C.该溶液是否有K+需做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片) |
D.可能含有Cl- |
苯酚和苯甲醇共同的化学性质是( )
A.酸性 | B.与钠反应放出氢气 |
C.遇FeCl3溶液显紫色 | D.与NaOH溶液反应 |
下列关于苯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苯酚是一种弱酸,滴加指示剂变色 |
B.苯酚在水溶液中能按下式电离:![]() |
C.苯酚钠在水溶液中几乎不能存在,会水解生成苯酚,所以苯酚钠显碱性 |
D.苯酚有腐蚀性,溅在皮肤上可用酒精冲洗 |
下列物质属于酚类的是( )
A.![]() |
B.![]() |
C.![]() |
D.![]() |
“绿色化学”对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原子节约)的概念及要求.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中原料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全部转变成所需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以下反应中最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
A.乙烯与氧气在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环氧乙烷(结构简式如下)![]() |
B.利用乙烯与HCl反应,制备氯乙烷 |
C.以苯和液溴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生产溴苯 |
D.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备乙烯 |
由乙烯和乙醇组成的混合气体,经测定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32.00% | B.20.00% |
C.26.67% | D.1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