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磷酸铁锂电池的电池的内部结构如图所示。左边是磷酸铁锂材料作为电池的正极,由铝箔与电池正极连接,中间是聚合物的隔膜,它把正极与负极隔开,但锂离子Li+可以通过而电子不能通过,右边是由石墨组成的电池负极,由铜箔与电池的负极连接。电池的上下端之间是电池的电解质,电池由金属外壳密闭封装。电池的总反应为:
下列关于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
A.磷酸铁锂电池放电时,锂离子从负极中脱离出来,经过电解液,穿过隔膜回到正极材料中 |
B.放电时负极反应:LixC6-xe- ="=" 6C+xLi+(LixC6表示锂原子嵌入石墨形成的复合材料) |
C.充电时的阳极反应:LiFePO4 -xe-="=" Li1-xFePO4+xLi+ |
D.若用该电池电解精炼粗铜,阳极质量减少12.8g 时,则电池中通过聚合物隔膜的Li+数为0.4NA |
“暖冰”是韩国首尔大学科学家将水置于一个足够强的电场中,在20℃时,水分子瞬间凝固形成的。某老师在课堂上做了一个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发现烧杯中溶液褪色。若将烧杯中的溶液换成含有少量KSCN的FeCl2溶液,则溶液呈血红色。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凝固形成20~C时的“暖冰”所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B.在电场作用下,水分子间更易形成氢键,因而可以制得“暖冰”
C.该条件下H2燃烧生成了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D.该条件下H2燃烧的产物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H2O2
某溶液中含K+、Fe3+、Fe2+、Cl-、CO32-、NO3-、SO42-、SiO32-、I-中的若干种,某同学欲探究该溶液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Ⅰ.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
Ⅱ.另取原溶液加入足量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此时溶液颜色加深,但无沉淀生成。
Ⅲ.取Ⅱ反应后的溶液分别置于两支试管中,第一支试管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KSCN溶液,上层清液变红;第二支试管中加入CCl4,充分振荡静置后溶液分层,下层为无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肯定不含Fe2+、NO3-、SiO32-、I- |
B.原溶液中肯定含有K+、Fe3+、Fe2+、NO3-、SO42- |
C.步骤Ⅱ中无色气体是NO气体,无CO2气体产生 |
D.为确定是否含有Cl-,可取原溶液加入过量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和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A.NaCl固体与无水乙醇混合无法形成胶体分散系 |
B.明矾常用作净水剂,是因为它具有消毒杀菌的作用 |
C.氨常用作制冷剂,是因为其沸点极低,很容易液化 |
D.SiCl4在战争中常用作烟雾弹,是因为它与水反应时生成白色烟雾 |
某工厂采用电解法处理含铬废水,耐酸电解槽用铁板作阴、阳极,槽中盛放含铬废水,原理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接电源负极 |
B.阳极区溶液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为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
C.阴极区附近溶液pH降低 |
D.若不考虑气体的溶解,当收集到H2 6.72 L(标准状况)时,有0.1 mol Cr2O72-被还原 |
某同学利用氧化还原反应:2KMnO4+10FeSO4+8H2SO4=2MnSO4+5Fe2(SO4)3+K2SO4+8H2O设计如下原电池,盐桥中装有饱和K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
B.外电路电子的流向是从a到b |
C.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SO42-移向甲烧杯 |
D.a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MnO4-+8H++5e-=Mn2++4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