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请你给下列同学诊断“病因”,并开出处方(本题共12分):
(1)病例一:在我们周围经常有这样的同学,见人说话先脸红,遇事就“我不行”,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
病因:                                                       
处方:                                                       
(2)病例二:上学路上甲同学随意丢垃圾,下课时脱下鞋,使教室弥漫着怪味,他认为这是生活中的小节,给同学请绰号,还自诩“幽默大王”。
病因:                                                       
处方:                                                       
(3)病例三:马超同学见人说话总是自以为是,自以为了不起,不把别人看在眼里。
病因:                                                       
处方: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尊重和保障人权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背景材料:小魏是某校90 1班的学生。一天,他在上学途中看见一位老人倒在地上,急忙把老人扶了起来,并求助路人呼叫“120"。等医护人员赶到后,他说明了情况,就匆忙地赶到学校,被值班老师登记迟到了。小魏所在的班一直是学校的“文明班",同学们对他迟到的事都非常气愤和失望,班长抱怨地说:“因为你的迟到可能会影响我们文明班的评比!”。 小魏深感内疚,再三道歉,并把迟到的原因告诉了同学们,班长马上向他表示歉意和认可,同学们也投来赞许的目光。
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对小魏同学的言行所体现的优秀品质作简要概括。
(2)班长和同学们得知真相后的言行表现了哪些优秀品德?
(3)请你简要评析小魏和班长的上述言行。

背景材料:《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若干意见》强调:“在有利于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前提下,使各民族饮食习惯、衣着服饰、建筑风格、生产方式、技术技艺、文学艺术、宗教信仰、节日风俗等,得到切实尊重、保护和传承。”
(1)上述材料主要说明什么问题?
(2)国家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有什么重要意义?

2014年是吉安市“创国家卫生城市”关键的一年,某中学全体学生每周定期参与清扫大街的任务,这是一种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奉献社会的行为。据此,七年级各班思想品德课举行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做社会的人”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1)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是我们社会化的最高境界。但小李认为:只有名人伟人才能服务、奉献社会,达到这一最高境界。你认为他的观点对吗?为什么?
(2)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培养自己亲社会的行为和习惯?

2010年2月20日,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揭晓。评选组委会授予沈浩的颁奖词是:两任村官,六载离家,总是和农民面对面,肩并肩。他走得匆忙,放不下村里道路工厂和农田,对不住家中娇妻幼女高堂。那一年,村民按下红手印,改变乡村的命运;如今,他们再次伸出手指,鲜红手印,颗颗都是他的碑文。
(1)你如何看待沈浩的行为?
(2)在我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

材料一:在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的致辞贯穿始终的主题是"改革创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他提出了201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出了系统性阐述。
材料二;2015年1月1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指出,创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推动万众创新,关键是深化改革,核心是人才建设,重点是创新要实。
请问:
(1)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2)我国取得的成就得益于我国正在实施的哪一战略?
(3)如何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
(4)青少年怎样珍惜学习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