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酵过程产物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果汁发酵是否产生酒精,可用NaOH来检验 |
B.检验醋酸产生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或用pH试纸鉴定 |
C.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不能测定 |
D.测定果酒、果醋的产生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均可用品尝法 |
突触传递中递质一旦释放,无论是否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都会迅速地被分解或被重吸收到突触小体或扩散离开突触间隙,使( )
A.突触得以为下次传递做好准备 | B.另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 |
C.另一个神经元受到抑制 | D.反射过程完成 |
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完成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单方向的[ |
B.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
C.条件反射的建立与脊髓等低级中枢无关 |
D.效应器由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腺体组成 |
生物个体内的稳态是指在“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作用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哺乳动物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液体环境是组织液 |
B.肾上腺、甲状腺、唾液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中 |
C.血糖浓度、尿液浓度、体内温度、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都属于内环境的稳态 |
D.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激素、血红蛋白和氨基酸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
如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系统或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 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液和淋巴 |
C.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 D.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
下表表示人体组织液和血浆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成分 (mmol/L) |
Na+ |
K+ |
Ca2+ |
Mg2+ |
Cl- |
有机酸 |
蛋白质 |
① |
142 |
5.0 |
2.5 |
1.5 |
103.3 |
6.0 |
16.0 |
② |
147 |
4.0 |
1.25 |
1.0 |
114.0 |
7.5 |
1.0 |
A.①属于血浆,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B.②属于组织液,①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②增多
C.②与①的成分存在差异的原因一定是毛细血管壁的选择透过性
D.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①至少需穿过10层磷脂分子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