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为了研究酶的专一性问题,做了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实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淀粉酶能否催化淀粉和蔗糖的水解,可通过有无还原糖特定的颜色反应来证明 |
B.实验中有两次控制温度,目的是一样的 |
C.该实验也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的作用 |
D.蔗糖的纯度与新鲜程度如何并不影响实验 |
噬菌体фX174是单链DNA生物,当它感染宿主细胞时,首先形成复制型的双链DNA分子(RF)。如果该噬菌体DNA的碱基构成是:27%A,31%G,22%T和20%C。那么RF中的碱基构成情况是()
A.27%A,31%G,22%T和20%C B.24.5%A,25.5%G,24.5%T和25.5%C
C.22%A,20%G,27%T和31%C D.25.5%A,24.5%G,25.5%T和24.5%C
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分子和蛋白质外壳,然后去侵染含31P与32S的细菌,待细菌解体后,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和蛋白质外壳可能分别含有()
A.32P、31P和32S | B.31P和32S | C.32P、31P和35S | D. 32P和35S |
下列关于高等动物体内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
B.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白细胞的过程不可逆,细胞的分化有利于提高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
C.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衰老的产物,细胞的衰老与凋亡并不能说明动物个体已经衰老 |
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至少在一个细胞中发生5~6个基因突变才能出现癌细胞的所有特征 |
下图表示一个细胞进行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及DNA数目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实线也可表示整个细胞中DNA的数量变化 |
B.图中两曲线重叠的各段所在时期,每条染色体都不含染色单体 |
C.人体内CE段、IJ段和KL段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均为23种 |
D.在BC段和HI段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且突变基因都能传给后代 |
右图为一动物个体(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对常染色体上)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示意图,则描述正确的是()
A.与该细胞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激素是细胞分裂素 |
B.1上a的出现不可能属于交叉互换 |
C.该细胞减数分裂继续进行,至少能产生3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 |
D.该细胞继续正常分裂,只能产生一个有受精能力的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