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能决定的是
①DNA分子的多样性 ②DNA分子的特异性 ③遗传信息[ ④密码子的排列顺序 ⑤DNA分子的稳定性
| A.③④⑤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③⑤ | D.①②④ |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X1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一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
| B.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 |
| C.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能量值的1% |
| D.Z1、Z2、Z3……过程提供的有机物中的碳将全部转变为Z过程释放的CO2中的碳 |
当一只蚜虫受到攻击时,就会释放出一种起警告作用的化学物质,以便使邻近的蚜虫迅速逃避敌害,这种现象所属的特征及信息传递类型分别是( )。
| A.种内互助化学信息 |
| B.种内互助行为信息 |
| C.种间互助化学信息 |
| D.种内互助物理信息 |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分析与相关原理不符的是( )。
| A.在捕食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基本相同 |
| B.枯枝败叶中储存的能量,不能被植物直接利用 |
| C.在生态系统中,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中循环 |
| D.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不都是沿食物链进行的 |
资源的合理使用是使产量最大化,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自然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假设种群的最大值K=200,N表示种群数量水平,根据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曲线上的点 |
种群大小 |
(K-N)/K |
种群的增长量 |
| S1 |
20 |
0.90 |
18 |
| S2 |
50 |
0.75 |
38 |
| S3 |
100 |
0.50 |
50 |
| S4 |
150 |
0.25 |
38 |
| S5 |
180 |
0.10 |
18 |
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
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时进行
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
D.若此表示酵母菌生长状况,则有害代谢产物在S1时期大量积累
右图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包括了图中全部生物的总和 |
| B.图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蛇 |
| C.图中由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共5条 |
| D.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至少是流入螳螂能量的25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