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通讯是细胞间交流信息,对环境作出综合反应的生理活动。如图甲为两种细胞通讯方式,乙为甲图中括号部位放大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
A.若图中靶细胞1为胰岛B细胞,则靶细胞2一定是肝细胞
B.图中结构1的末梢与靶细胞1合称为效应器
C.图中⑤的形成与②有关,⑤所在的位置是内环境
D.图中靶细胞1对靶细胞2生命活动调节的方式为体液调节
下图为某分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由图可知,该分子的转运方式是
A.自由扩散 | B.协助扩散 | C.被动运输 | D.主动运输 |
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小 |
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③ |
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
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①③⑤ |
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中,能完整的表现出各种生命活动的最微小的层次是
A.分子原子层次 | B.细胞层次 | C.种群和群落层次 | D.个体层次 |
某蛋白质分子含有a条肽链,共有b个氨基酸。如果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c,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以及水解时需要的水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则
A.b(c—18)+18a和18(b—a) |
B.b(c+18)+18a和18(a+b) |
C.b(c—18)—18a和18(a—b) |
D.b(c+18)—18a和18(b—a) |
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①④组合 |
B.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装片→转动细准焦螺旋 |
C.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倍 |
D.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