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甲醇是一种新型的汽车动力燃料,工业上可通过CO和H2化合来制备甲醇:
CO (g)+2H2 (g)CH3OH (g)
(1)在容积固定为2 L的密闭容器内充入1 mol CO和2 mol H2,加入 催化剂后在250 ℃开始反应,
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容器中M、N两点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M、N、Q三点的平衡常数KM、KN、KQ的大小关系为             

(2)通过压力计监测上述容器内压强的变化如下:

反应时间/min
0
5
10
15
20
25
压强/Mpa
12.6
10.8
9.5
8.7
8.4
8.4

则从反应开始到20min时,以C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     
(3)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2v(H2)=v(CH3OH)
B.容器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CO的同时生成2n mol H2
(4)25℃时以甲醇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为电源电解300 mL NaCl溶液,正极反应式为      。在电解一段时间后,NaCl溶液的pH变为13(假设NaCl溶液的体积不变),则理论上消耗甲醇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D>C>A>B。其中A、B处于同一周期,A、C处于同一主族。C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A、B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4倍。试回答:
(1)这四种元素分别是:A,B,C,D
(2)这四种元素单质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3)写出A、B、D组成的化合物与B、C组成的化合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已知氯化铝的熔点为190℃(2.02×105Pa),但它在180℃和常压下即开始升华。
(1)氯化铝是晶体(填“离子”或“分子”)。
(2)在500℃,1.01×105Pa时,氯化铝的蒸气密度(换算成标准状况)为11.92g·L-1,且已知它的结构中还含有配位键,氯化铝的化学式为
(3)设计一个更可靠的实验,证明氯化铝是离子晶体还是分子晶体,你的实验是

(1)二氧化硅晶体中,每个硅原子周围有________个氧原子,每个氧原子周围有________个硅原子,硅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
(2)石墨晶体结构如图所示,每一层由无数个正六边形构成。

平均每个正六边形所占有的碳原子数目为________、
平均每个正六边形所占有的共价键数目为________。

在金刚石的网状结构中,含有由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其中最小的环上有(填数字)个碳原子,每个碳原子上的任意两个C—C键的夹角都是(填角度).

氯化钠属于晶体,二氧化硅属于晶体,NaCl和SiO2并不代表它们的式,只能表示组成晶体的各种微粒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