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将Al2(SO4)3溶液蒸干、灼烧至恒重,最终剩余固体是Al2O3 |
| B.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则此气体一定是SO2 |
| C.取少许某溶液,滴加数滴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另取少许原溶液,先滴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数滴KSCN溶液,溶液变血红色,则原溶液中一定含Fe2+ |
| D.在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并加热片刻后,再加入适量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后没有银镜生成,说明淀粉没有水解 |
下列溶液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与50ml 1 mol·L-1硝酸铝溶液中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 A.150 ml、1 mol·L-1硝酸钠溶液 | B.75 ml、2.5 mol·L-1 硝酸钙溶液 |
| C.150 ml、3 mol·L-1硝酸钾溶液 | D.50 ml、3 mol·L-1硝酸镁溶液 |
有关Cl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比空气大 | B.可用排水法收集 |
| C.无色无味气体 | D.可用碱石灰干燥 |
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许多物质。下列物质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 A.硫酸铵 | B.二氧化碳 | C.碘酒 | D.乙醇 |
一种类似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物质,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0H7O5Cl |
| B.1mol该物质在常温下最多可与3mol NaOH反应 |
| C.该物质遇FeCl3溶液不能发生显色反应 |
| D.该物质可发生取代、氧化、消去反应 |
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一致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 |
| A |
溴乙烷在氢氧化钠存在下加热水解后,加入硝酸银溶液 |
可检验溴元素的存在 |
| B |
苯中有少量苯酚,加入浓溴水后,过滤 |
可除去苯中的苯酚 |
| C |
乙烷中有少量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
可除去乙烷中的乙烯 |
| D |
测苯与液溴反应前后的pH |
验证发生的是加成反应还是取代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