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ves病又称毒性弥漫,是由于患者所产生的抗体X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某激素的受体Y结合,致使甲状腺细胞持续被激发,产生高水平激素Z所致。对患者使用物质UDP可减弱Graves病的症状。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激素Z为甲状腺激素 |
B.Y是促甲状腺激素的特异性受体 |
C.UDP可能会抑制X的分泌 |
D.分泌抗体X的细胞为T细胞 |
对下列图解的描述,正确的是()
(1)若图A表示四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要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最好选用植物丁中的任意细胞。
(2)若图B表示细胞的组成成分,当其依次表示的是组成细胞的主要化学元素、细胞中的化合物及已经完全脱水后的细胞中的化合物时,则甲分别代表碳、水、蛋白质。
(3)若图C中甲、乙、丙、丁表示人体的几种细胞,细胞形态结构不同的根本原因是转运RNA不同。
(4)若图D中的a、b、c分别表示一个细胞中三种不同结构或物质的数量,基因重组有可能发生在乙→丙的过程中。
A.(1)(4) | B.(4) | C.(2)(3) | D.(1)(2) |
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形态,在使用高倍镜观察之前必须先用低倍镜确定观察目标 |
B.可以用玻璃纸做成的透析袋装入人高浓度的蔗糖溶液放人清水中模拟生物膜的透性 |
C.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可以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来确定它的呼吸方式 |
D.可以用血球计数板计数的方法统计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 |
某植物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如下图甲所示,种群中每种基因型的繁殖成功率如图乙所示。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最可能是()
A.增加、减少B.减少、减少
C.减少、增加D.增加、增加
已知果蝇红眼(A)和白眼(a)由位于X染色体上I区段(与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果蝇刚毛(B)和截毛(b)由X和Y染色体上Ⅱ区段(同源区段)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突变型都是隐性性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1中不会出现截毛
B.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l中不会出现白眼
C.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1中会出现截毛
D.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1中会出现白眼
下图为真核细胞中某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过程的模板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原料是20种游离的氨基酸 |
B.图中表示4个mRNA分子正在合成 |
C.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翻译 |
D.合成①的场所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⑥的形成与核仁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