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碱式氧化镍(NiOOH)可用作镍氢电池的正极材料。以含镍(Ni2)废液为原料生产NiOOH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1)加入Na2CO3溶液时,确认Ni2已经完全沉淀的实验方法是     
(2)已知Ksp[Ni(OH)2]=2×10-15,欲使NiSO4溶液中残留c(Ni2)≤2×10-5 mol·L-1,调节pH的范围是     
(3)写出在空气中加热Ni(OH)2制取NiOOH的化学方程式:     
(4)若加热不充分,制得的NiOOH中会混有Ni(OH)2,其组成可表示为xNiOOH·yNi(OH)2。现称取9.18 g样品溶于稀硫酸,加入100 mL 1.0 mol·L-1 Fe2标准溶液,搅拌至溶液清亮,定容至200 mL。取出20.00 mL,用0.010 mol·L-1 KMnO4标准溶液滴定,用去KMnO4标准溶液20.00 mL,试通过计算确定x、y的值(写出计算过程)。涉及反应如下(均未配平):
NiOOH+Fe2+H—Ni2+Fe3+H2O  Fe2+MnO4+H—Fe3+Mn2+H2O

科目 化学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定量的夜态化合物XY2在一定量的02中恰好反应:XY2(l) +302(g) ==XO2(g)+2YO2(g) , 冷却后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为672ml,密度为2.56g L-1则:
(1)反应前02的体积是________mL
(2)化合物XY2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g mol-1
(3)在XY2分子中,X、Y两元素质量比为3:16, X、Y两元素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填名称)

(8分)某结晶水合物含有两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称取两份质量均为1.96g的该结晶水合物,分别制成溶液。一份加入足量Ba(OH)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随即沉淀变为灰绿色,最后带有红褐色;加热该混合物,逸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用稀盐酸处理沉淀物,经洗涤和干燥,得到白色固体2.33 g。另一份加入含0.001 molKMnO4的酸性溶液,MnO4恰好完全被还原为Mn2+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结晶水合物中含有的两种阳离子是,阴离子是
(2)试通过计算确定该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

.(12分)由等物质的量的组成的混合物18.400 g,与100 mL盐酸反应。(题中涉及的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填空时可以用带字母的式子表示。)
(1)该混合物中的质量分别为
(2)若碳酸氢盐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3)如果盐酸过量,生成的体积为L。
(4)如果反应后碳酸氢盐有剩余,盐酸不足量,要计算生成的体积,还需要知道
(5)若不是以等物质的量混合,则18.4 g固体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应时生成的物质的量(用n表示)的范围是

向200 mL ,某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充分反应,测得最后溶液的pH>7。
(1)此时溶液的溶质如果是单一成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是多种成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所得溶液中,逐滴缓慢滴加2 mol·L1的盐酸,所得气体(不考虑溶解于水)的体积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①加入盐酸200 mL之前,无气体产生,写出OA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点时,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 (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

工业制硫酸的尾气中含较多的SO2,为防止污染空气,回收利用SO2,工业上常用氨水吸收法处理尾气。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确定该方法所得固体的成分,称取该固体四份,溶于水后,分别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硫酸溶液50 mL,产生SO2的体积(标准状况)如下表(实验时设法使水中溶解的SO2几乎完全逸出):

实验组别




硫酸溶液的体积(mL)
50
50
50
50
盐的质量(g)
9.260
13.890
20.835
32.410
二氧化硫的体积(mL)
1344
2016
3024
2464

⑴上述四组实验中,SO2体积与固体的质量之比相同的组别有__________________;由第①组实验中的SO2体积与固体的质量之比,可以推算用6.945 g该固体进行同样的实验时,产生SO2_________mL(标准状况);根据表中两组数据变化可确认该固体中一定含有(NH4)2SO3
⑵另取9.260 g该固体与足量的熟石灰共热,收集到标准状况的氨气的体积为3136 mL,则该固体的成分除(NH4)2SO3外还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该实验中使用的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