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王允和吕布策划除了董卓。董卓的余党李催、郭汜、张济、樊稠起兵犯长安。李催、郭汜以武力专权,西凉太守马腾和并州刺史韩遂举兵讨贼,但没有成功。汉献帝采用了杨彪的反间计。李催、郭汜中计后大动干戈,都想挟持汉献帝,幸亏杨奉、董承救驾,回到洛阳。曹操应诏到洛阳辅佐王室,不久又听从了董昭的建议,迁都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三国演义》)
B.押赴西伯利亚的犯人起程了。那是个天气炎热的七月,有的犯人经不起烈日暴晒,当场中暑倒毙了。在聂赫留朵夫的帮助下,玛丝洛娃被调到政治犯行列。在这个队伍里既安静又和平,她不再受男人的纠缠。玛丝洛娃感到政治犯都是些 “可爱的好人”。她认识了革命者西蒙松并与他相爱。(《复活》)
C薛蟠娶了金桂,又看上其丫头宝蟾,冷落了香菱。金桂便趁机以宝蟾吸引薛蟠注意,找机会整治香菱。金桂趁一次薛蟠快将宝蟾骗到手的时机,故意叫香菱去取东西。香菱撞见薛蟠和宝蟾正在推就之际,忙回避不迭,薛蟠并不在意,但宝蟾却羞怨跑走,薛蟠见好不容易哄得要上手的宝蟾跑了,便一腔恶怒。至晚饭后,他借口香菱放的洗澡水略热了些,烫了脚,便说香菱有意害他,赤条精光,赶着香菱踢打了两下。(《红楼梦》)
D.弗罗洛与甘果瓦商量怎样使爱斯梅拉达免过司法机构把她绞死的命运。为了报答之前爱斯梅拉达的救命之恩,甘果瓦主动要求跟爱斯梅拉达交换身份代替她被绞死,弗罗洛深受感动,便又想出一个计划,即叫“奇迹王国”的乞丐们到教堂进行突袭。这个计划被一致通过。(《巴黎圣母院》)
E.堂吉诃德说服了邻居桑丘·潘沙做仆从之后,就准备出游的东西。他筹集了一笔钱,从朋友那借来了护胸,扣上了破头、盔,带上了衬衣和其他可能带的东西。在一个夜晚,他和桑丘不告而别地离开了村庄。(《堂吉诃德》)
阅读下列文化经典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论语·卫灵公》)
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餂①之也;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餂之也。是皆穿窬②之类也。(《孟子·尽心下》)
【注】①餂:tiǎn探取,获取。②窬:从墙上爬过去。同样是“该不该说话”的问题,孔孟的观点有何异同?请简述。
结合两选段,谈谈你对“道听途说,德之弃也”的理解。
阅读下面《巴黎圣母院》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伽西莫多不但不放开马缰,还打算让那匹马掉转头往回走,他不明白那队长为什么要拒绝,只得赶紧对他说:“来吧,队长,有个女人在等您呢。”他又添上句,“是一位爱您的女人。”
“女人”指谁?“有个女人在等您”指什么事?那个女人因为何事爱上队长?
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主簿左咸曰:“不可。昔曹操得此人时,封侯赐爵,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如此恩礼,毕竟留之不住,听其斩关杀将而去,致使今日反为所逼,几欲迁都以避其锋。今主公既已擒之,若不即除,恐贻后患。”孙权沉吟半晌,曰:“斯言是也。”
“此人”指谁?“封侯”指什么事?孙权是如何“擒之”的?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②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下》)
③公都子曰:“滕更①之在门也,若在所礼,而不答,何也?”孟子曰:“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滕更有二焉。”(《孟子·尽心上》)
【注】①滕更:滕国国君的弟弟。从孟子“不答”滕更这件事,可以看出求学应抱有什么样的态度?请根据选段③简要说明。
孟子“不答”滕更,是否违背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请根据上面选段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欧也妮· 葛朗台》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客人散尽之后,欧也妮声音激动的说道:“所长,我知道你喜欢我的是什么。……我不应对你隐瞒,先生,我心里有一股熄灭不了的感情。……可是你得帮我一次大忙,才能得到我的婚约和产业。”
引文中的“所长”是谁?欧也妮让他帮忙的是什么事?请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