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截取自2014年某日中国天气网中重庆市(29.5°N ,105.5°E)天气预报的网页。回答下题。该日可能出现在( )
A.1月上旬 | B.4月中旬 |
C.7月下旬 | D.10月中旬 |
该日,重庆市区人影长度最短时,北京时间约为( )
A.11:30 | B.12:00 |
C.12:30 | D.13:00 |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下图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将这四块区域命名为“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据此回答下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银色中国”与“金色中国”以冈底斯山为界 |
B.“金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包括贺兰山 |
C.“黄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为秦岭 |
D.“银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是巫山 |
各区域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黄色中国”——海拔高度所致 |
B.“金色中国”——海陆位置影响 |
C.“绿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 |
D.“银色中国”——纬度位置影响 |
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水能资源丰富 |
B.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荒漠带 |
C.深居内陆,全部为干旱气候区 |
D.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际变化大 |
在对我国西部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时,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其优点主要是()
A.对陆地、天空和地下可以直接拍摄图片 |
B.能为科学家提供准确、精密的三维坐标 |
C.服务过程有定时、间断性特点 |
D.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可以随时读取各种信息资料 |
读我国某地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日期等值线图与水系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P地积雪融化完毕日期与Q地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地形 | D.洋流 |
与华北地区相比,该地区的河流()
A.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 B.流量季节变化较小 |
C.含沙量大,结冰期长 | D.年货运量较小 |
下图为世界两岛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关于甲、乙两岛屿所在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看,甲为大牧场放牧业,乙为水稻种植业 |
B.从气候类型看,甲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地为热带雨林气候 |
C.甲地比乙地的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发展速度趋缓 |
D.甲乙两地都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多火山和地震等地质灾害 |
当甲、乙两地的主导风向相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澳大利亚小麦处于收获期 | B.珠江三角洲和开普敦都处于多雨期 |
C.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 | D.我国北方处于沙尘暴的多发季节 |
下图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
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250-14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
B.在各海拔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
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550-17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
D.在各海拔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
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A.黄土高原 | B.三江平原 |
C.帕米尔高原 | D.江南丘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