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表示不同地点6月22日的日落时刻与日照时数(阳光实际照射地面时数)之间的关系。回答下题。

位于南半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导致甲乙两地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应该是(    )

A.纬度因素 B.昼夜长短
C.海陆位置 D.天气状况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四幅气旋、反气旋图中,属于北半球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读“锋面示意图”,回答19—20题:

图中四点属于暖气团控制下的是 ( )
①a②b③c④d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图中四点位于雨区的是()
①a②b③c④d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该图是形成北半球近地面风的各种力的示意图,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图中a是使空气水平运动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图中b使风力偏转的地面摩擦力
③图中c是使风向发生变化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④图中c是使风向向右偏转的地转偏向力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大气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是( )

A.热力环流 B.气旋和反气旋 C.三圈环流 D.大气环流

华北平原的农民在秋季晴朗的夜晚经常用干燥的牛粪、草皮一起燃烧,产生滚滚浓烟。这样做的作用是()

A.有利于削弱太阳辐射,使白天气温不至于过高
B.有利于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起增温作用
C.浓烟使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起保温作用
D.浓烟起反光镜的作用,反射部分太阳辐射回宇宙空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