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是北欧及周边区域图,该区域经济发达。
材料二:表是图中A、B两地的月均温(℃)和月均降水(mm)对比表。
表:A、B两地月均温与月均降水资料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A地 |
均温 |
2.8 |
3.9 |
7 |
9.5 |
11 |
13 |
15.2 |
15.3 |
13 |
10 |
6.8 |
3.2 |
降水 |
111 |
118 |
106 |
102 |
100 |
97 |
95 |
99 |
102 |
104 |
113 |
116 |
|
B地 |
均温 |
-7 |
-5 |
-3 |
3 |
9.9 |
14.8 |
16.6 |
15.3 |
10 |
5.4 |
0.4 |
-4 |
降水 |
51 |
50 |
49 |
47 |
46 |
44 |
42 |
40 |
43 |
45 |
48 |
49 |
(1)根据材料二比较A、B两地气候差异,并说明原因。
(2)图中C城有公路、铁路等交通干线辐射国内外。分析C城成为挪威最大港口的条件。
(3)说出图中人口相对稠密区的分布特点,并归纳其共同的自然区位优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气温年较差等值线(单位:℃)分布图。
材料二:图中M、N两省(区)土地面积和耕地面积统计表
省区(区) |
土地面积 (千平方米) |
实有耕地面积 (千公顷) |
水田 (千公顷) |
草地 (千公顷) |
M |
176000 |
1840.0 |
768.4 |
1071.6 |
N |
167000 |
2308.4 |
1946.8 |
361.6 |
(1)分析图示地区纬度25°~26°之间气温年较差等值线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M省与N省相比,耕地结构有何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3)图中R、N两省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试简述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10分)环境保护
2013年年初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雾霾天气,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百米。成了“借我一双
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辩这变幻莫测的世界?”这句歌词的真实写照。
(1)指出我国霾分布区域并简析区域的相同点。(3分)
(2)分析霾产生的人为原因并简述雾霾天气的自我保护措施。(7分)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旺盛的积雨云中。下图示意我国南、北方多年平均雷电日数的月份分配。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我国南、北方雷电日数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6分)
(2)简述雷电灾害天气来临时,人们应注意哪些事项?(4分)
(10分)旅游地理
下图为我国两个著名瀑布的景观图,甲瀑布(36°N,110°27′E)远远望去呈明显的金黄色,尤其在春、秋季节更显得气势磅礴;抬头望去乙瀑布(26°N,105°40′E)则如白练悬峰,娟秀清丽,无明显的季节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析甲、乙瀑布呈现出不同色彩的原因。(4分)
(2)两瀑布水量的季节变化有什么不同。(6分)
依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中的河流在上世纪初发生特大洪水,大量的洪水冲破引水渠注入三面环山的谷地中形成了R湖,之后湖水的来源主要是农业区灌溉余水。上世纪80年代以来,湖水盐度增加比海洋高25%,渔业下降鸟类死亡且湖面低于海平面69.2米。图中的A城市是美国石油化工、海洋、航天工业和电子业的最大基地,同时享有“科技之城”的称号。
(1)据图,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图中断层形成的原因。(4分)
(2)分别简析图中的R湖出现盐度增高、水质下降的主要原因。(10分)
(3)分析A地布局工业的有利条件。(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