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分)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横断山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包括四川、云南两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多列南北走向山脉及其附近地区,是世界上“压得最紧、挤得最窄”的巨型复合造山带,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
下图是横断山区山河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横断山区地域相对封闭,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经济以农牧业生产为主,刀耕火种、轮歇耕作、陡坡开垦仍然盛行。由于人口增长迅速,农牧业用地不断向更高海拔的林区过度扩张,给当地和下游地区带来各种生态环境问题。
(1)横断山区山脉、河流的分布特点是 ;图中河谷多呈“V”字形峡谷的原因是 (外力)作用强烈。 (4 分)
(2)横断山区纬度较低,但冰川广布,主要原因是 。图中玉龙雪山与雪宝顶雪山相比,南坡雪线较高的是 ;因为全球气候变暖,它们的雪线高度呈 趋势。 (6 分)
(3)简要分析横断山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主要自然原因。(4 分)
(4)横断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社会经济原因主要是什么?(6 分)
(5)简述横断山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避免这些问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8 分)
读东北地区局部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春季降水较少,但旱情并不严重,请简述自然原因。
(2)分析说明辽河PM河段的水文特征。
(3)辽东湾斑海豹主要栖息在渤海辽东湾一带,由于水污染近年来种群数量下降明显,试解释污染物来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河南省及周边地区图
材料二 洛阳某工业部门Ⅰ至Ⅱ时期主要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⑴材料二反映了_________对工业的影响减弱,而___________对工业的影响在增强。
⑵焦作市原是我国重要煤矿,后来随煤炭资源逐渐枯竭,实现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是其发展的必然选择。依图中信息焦作可以发展第三产业中的____________业。
⑶洛阳计划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该工业属于________指向型工业。并指出其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阅读下表甲、乙两区域农业差异对比资料,甲、乙两区域分别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松嫩平原,回答问题。
区域 |
粮食作物 |
经济作物 |
甲 |
水稻 |
油菜、棉花等 |
乙 |
春小麦、玉米 |
甜菜、大豆等 |
⑴从自然角度考虑,乙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有利条件是、。
⑵甲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中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三亚市部分人口资料。
材料二: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指出,从1991年到201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了2.12倍,而城市化水平仅仅增长了0.89倍,土地扩张速率是人口城镇化速率的2.38倍,城市土地扩张与城市人口密度相背离。有些地方在城镇化过程中过度发展房地产,有些地方出现了农民“上楼吃饭,下地干活”的现象;另外我国人口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脱离的人口有两亿多。
材料三:拉丁美洲一些国家城市化水平很高,但城市中存在很多贫民窟,这些贫民没有正式工作,只能以乞讨、捡垃圾为生。
⑴三亚流动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是,属于因素。
⑵三亚流动人口素质较低,推测三亚的产业结构可能以指向型工业或者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为主。
⑶城市化过程中最本质的变化是从以为主到为主的变化。
⑷结合材料二、三,说明我国新型城镇化(目前可以理解为城市化)过程中应重点加强的措施。
“攀枝花—西昌—六盘水”区域地处我国横断山区。2012年,该资源富集区成为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重点集约开发区之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 图1为“攀枝花—西昌—六盘水的位置图和该区域资源富集区示意图”。
材料二 图2为“资源型城市发展机制和发展轨迹示意图”。
(1)“攀枝花—西昌—六盘水”区域发展了采矿业、电力工业、、有色金属冶炼、机械工业等工业部门,影响该地区工业区位的最重要因素是。
(2) 采矿业、有色金属冶炼、机械工业等工业部门在该区域呈现出的分布特点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________ ____。据图1分析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3)据图2推测该区域中后期工业发展出现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问题,随后该地区的工业布局可能出现的趋势,的发展将为此提供新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