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过去说到雾,很诗意,中国的诗画之美,不少靠雾来表现。现在,一提到雾,就想到雾霾、污染、PM2.5。回答下列小题。
由“雾”到“雾霾”, “雾”的意象被彻底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意象的变化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
B.“雾”的意象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C.“雾”意象的变化根源于人的意识的变化
D.“雾”的意象是意识建构的人为事物联系

李克强说,向雾霾等污染宣战,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而且我们的宣战要有规划、有步骤的展开。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有(  )

A.实践就是改造自然的客观物质活动
B.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是治污成功的关键
C.只要有了正确的认识,我们的实践就会成功
D.实践具有能动性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890年,美国一位名叫尤金“施齐费林的莎士比亚崇拜者在纽约放飞了他从欧洲带回来的60只欧洲椋鸟。他希望能够把莎士比亚作品中所提到的鸟类都引入到美国境内。如今,无所不在的欧洲椋鸟每年给美国所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达8亿美元。此外。大量的飞鸟对飞机的飞行也是一个致命的威胁。这对人们的启示是
①文化对人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重视文化的作用
②文化会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③政府要加强经济职能,斩断与外来物种的不利联系
④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作用,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经济学家冯·丹因认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存在如图所示相互影响的关系。据此,你认为下列表述中合理的传导顺序为

①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
②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 资本涌入,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④ 生产发展壮大,文化领域出现新兴的产业或部门

A.①→③→④→② B.④→①→③→② C.①→②→③→④ D.③→④→①→②

2013年6月,韩国新任总统朴槿惠访华,并在清华大学发表了“韩中信心之旅,共创新20年”为主题的演讲,在此次演讲的开场和结尾,朴槿惠总统熟练地使用了中文,充分展现了其“中国通”的汉语实力。汉语成为了拉近两国关系的“秘密武器”这展现出

A.语言是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特征
C.文化融合有利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D.文化软实力会对政治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每逢遇到重大灾害,社会各界就会纷纷加入到救灾和爱心捐助活动中来,化爱心为行动。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说明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④爱心捐助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014年1月3日起在央视三套每周五晚播出的《中国好歌曲》,将模式上的创新与内涵上强调中华文化有机结合,节目播出以来收视率节节攀升。该节目的播出既给无数年青人提供了实现音乐梦想的舞台,又使人们能感受音乐的魅力,接受精神上的洗礼,向社会传递了巨大的“正能量”。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是发展先进文化的目标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④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