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由于技术所限,人类眼中的海洋只是邻近的一方水域;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海上罗盘的使用,人类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视野投向更广阔的海域; 而今,借助载人深潜器、大洋钻探船等高新技术设备,深海世界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 这表明( )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这说明
| A.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
| B.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 |
| C.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 |
| D.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 |
福建的张先生一家今年“十一”黄金周到拉萨去旅游。最适合张先生携带的信用工具是:
| A.现金 | B.现金支票 | C.转帐支票 | D.信用卡 |
2010年4月,1欧元兑人民币9.058元,而2012年9月,1欧元兑人民币8.163元。材料显示的经济信息是:
①欧元汇率跌落,人民币汇率上升
②欧元汇率上升,人民币汇率跌落
③同样数量的欧元能买更少的中国商品
④同样数量的欧元能买更多的中国商品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对此认识错误的是
| A.纸币的购买力由国家决定 |
| B.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家决定的 |
| C.每种纸币的面值大小是由国家决定的 |
| D.纸币在本质上只是一种价值符号 |
2012年国庆黄金周期间,惠州市惠城区一手商品房每平方米售价5200元,这里的5200元()
| A.人民币执行了支付手段职能 | B.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
| C.人民币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 D.只是一种观念上的货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