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7日,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3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
B.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
C.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行使的职权都是自治权 |
D.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机关就是民族自治机关 |
幸福指数在近几年成为一个“热词”,作为社会发展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幸福指数是指个人的较为稳定的幸福感,它是老百姓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包括收入、就业保障以及自然环境)的感受。人们的幸福感归根到底源于
A.主观感受 | B.客观生活 | C.直接经验 | D.间接经验 |
“他们纵身一跃,划出了人生最壮丽的弧线,他们奋力一举,绽放出生命最高尚的光芒。”“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特别奖,授予了勇救落水儿童的长江大学学生集体。这主要表明
A.实现自我价值是实现社会价值的基础源泉 |
B.只要符合自己实际的价值取向就是正确的 |
C.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 |
D.人生的社会价值即个人为社会作贡献是第一位的 |
2010年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强调,下半年要继续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严格执行差别房贷政策(拥有二套房的贷款申请人将执行“首付不低于5成,利率上浮10%”),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物质决定意识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③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201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纲要指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规划纲要》的制定,是科学民主决策的一次伟大实践。在近两年的制定过程中,广纳群言、广集民智,两次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充分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专家学者建言献 策,最大限度地把全社会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期盼、意见和建议吸收到《教育规划纲要》中。《教育规划纲要》的制定过程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有: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②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③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 |
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我国政府应该
A.坚持民主执政 | B.履行文化职能 |
C.加强教育方面的立法 | D.加强民主监督 |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3日上午就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研究问题进行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材料要求我们坚持的方法论有:()
① 要坚持联系的观点②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③ 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 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