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今天文成公主来西藏,狮子进了大森林,孔雀落在大平原,不落的太阳高高升起,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中华”与“朕”分别指谁?
(2)哪个少数民族首领娶了文成公主?产生了什么影响?*科*网Z*X*X*K]
(3)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唐朝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如何?对我们今天有何借鉴意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改革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根据以下材料,回忆所学内容,完成问题。(8分)
材料一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礼。礼、法以时而定。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 ,不循而兴。殷、夏之灭也 不易礼而亡。
――《商君书•更法》
(1) 根据材料一回答商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分)他举了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2分)
材料二《史记·商君列传》记载,……颁布法令,……努力从事农业,耕种和纺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以免除徭役和赋税;从事工商业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贵族没有军功,能享受世袭特权;……集中小乡镇为县,设置县令、县丞管理,共三十一个县。……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变法中最受农民欢迎的是哪一项措施?最受旧贵族反对的是哪项措施?对后世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是哪一项措施?(3分)
(3)商鞅后来被车裂而死,那么他变法的目的达到了没有?请说明理由。(2分)

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7分)
材料一

(1) 请你将材料一中的人物填写在相应的括号里(3分)
法治 中央集权——( )道家学派创始人( )兼爱非攻——( )
材料二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他有针对性地教育冉求,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为,但不够稳重。他怕仲由冒失,就叮嘱仲由凡事要请教父兄后再做。
(2) 材料二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2分)
材料三 “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
(3) 材料三中“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指的是秦朝时的哪一事件?这一事件有何危害?(2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1) 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周初分封的目的是什么?(2分)
材料二周平王即位,把都城迁到洛邑,以避开犬戎族的进攻。平王时期,周王室势力已经衰弱,侯以强并弱,齐、楚、晋等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握。
(2) 周王失去往日的权势,诸侯国乘机争霸,出现了“春秋五霸”,请写出第一个称霸的霸主和晋国称霸的霸主(2分)
材料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3) 材料三中的秦王对中国历史发展作出的最大贡献是什么?(1分)
(4) 图反映秦朝的什么制度?写出图中丞相和太尉的职责。(3分)

图说历史(7分)

(1)图一中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较为完备的文字,它被称为什么?(1分)
(2) 位于国家博物新馆三层的青铜厅开展后,国宝级青铜器司母戊鼎已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它是哪
朝代的成就?(1分)
(3) 写出图三所示水利工程的修筑者。(1分)

(4) 图四中A、B点是长城的起止点,它们分别是A.__________,B.__________。(2分)
(5) 图四C点是秦朝的都城_________。(1分)
(6) 从图二可以看出秦朝为巩固对地方的统治实行了什么制度?(1分)

观察下列两幅图片:

请回答:
(1)由图一你一定联想到近代中国的相关重大事件,这一事件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于哪一年爆发?
(2)图一这一重大事件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何地位?
(3)与图二相关的会议名称是什么?这次会议确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4)与图二相关的是近代中国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这件大事对中国的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