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今天长江中下游地区“粮仓”地位下降的相关原因是( )
①稠密的人口和相对较少的人均耕地
②农村也以发展工业为主
③稠密的水网导致较为破碎的耕地
④农业生产规模较小,不利于机械化生产,粮食商品率低
A.①③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④ |
2000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分别为106988万吨标准煤、130297万吨标准煤。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在此期间,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变化为( )
A.煤炭消费量的比重增加最多 |
B.天然气生产量的比重变幅最大 |
C.1995年,煤炭生产量所占比重低于其消费量所占比重 |
D.1994年,石油生产量和消费量所占比例相近 |
2000年,我国( )
A.以煤炭消费为主的状况已经改变 |
B.天然气消费量呈下降趋势 |
C.因消费量少于生产量,原油可以大量出口 |
D.水电生产呈增加的趋势 |
读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图,回答第以下问题。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重要环节 |
B.大量水汽被带离了雨林地区,减少当地的降水 |
C.水循环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什么关系 |
D.雨林是个巨大的储水库,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 |
下列不属于热带雨林全球环境效应的是()
A.调节全球的碳氧平衡,称“地球之肺” |
B.保持水土,美化环境 |
C.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
D.世界的医学宝库 |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沙漠、沙地分布及内蒙古某县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发展统计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该县荒漠化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干旱 | B.过度开垦 |
C.开采矿产 | D.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
针对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不断发展的问题,应该采取的整治措施是()
A.恢复地表植被,退耕还牧 | B.实施人工降雨 |
C.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粮食生产 | D.发展立体农业 |
根据美国卫星拍摄的最新冰山照片显示: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南极冰川开始融化,部分冰山从南极大陆边缘厚冰层中解体出来,并向附近海域漂移。据此完成以下问题。监测冰山移动方向和速度最好采用()
A.飞机 | B.地理信息系统 |
C.遥感 | D.全球定位系统 |
对冰山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移动方向预测主要应用()
A.GIS | B.GPS |
C.RS | D.电子地图 |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濒台湾岛、西接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地域经济综合体。读图,结合有关地理知识回答以下问题。这种经济区域的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间的()
A.整体性 | B.差异性 |
C.开放性 | D.阶段性 |
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要()
A.保持相同的经济结构 |
B.保持一样的城市建设要求 |
C.保证相同的农业、工业地域 |
D.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