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 D.蕴藏的资源数量

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C.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地貌示意图(图中闭合曲线为等高线),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从地质构造分析,该地区是

A.背斜 B.向斜 C.断层 D.地垒

图中甲区域所示地貌的主要成因是

A.河流堆积而成山地
B.岩浆喷发冷却凝固而成山地
C.岩层坚硬不易被侵蚀,相对较高而成山地
D.岩层受挤压隆起而成山地

下面为两幅海水等温线图,虚线表示洋流,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①是暖流,位于北半球 B.①②均向北流动
C.②是暖流,位于南半球 D.①位于大陆东岸,②位于大陆西岸

如果①洋流在太平洋中,有可能是

A.日本暖流 B.东澳大利亚暖流
C.秘鲁寒流 D.千岛寒流

读某地区地形略图(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区域山高水深,位于河流上游
B.图示区域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C.河流下蚀作用明显,导致河流曲折多弯
D.该地区聚落沿河流多分布于河流凹岸一侧

下图中的甲为某大陆局部地域自然带分布现状示意图,乙为该地域未来可能出现的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导致自然带图示变化过程的原因,还可能造成
①喜马拉雅山雪线高度上升
②俄罗斯利于农耕的面积扩大
③旱涝等自然灾害减少
④全球各地降水量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造成图示变化过程的人类活动可能为
①大量毁林开荒 ②大力发展清洁生产
③积极植树造林 ④大量燃烧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下面四幅天气系统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①、②、③、④所表示的天气系统分别是

A.反气旋、气旋、冷锋、暖锋 B.气旋、反气旋、冷锋、暖锋
C.气旋、反气旋、暖锋、冷锋 D.反气旋、气旋、暖锋、冷锋

四种天气系统中,与我国夏秋季节东南沿海出现的台风有关的天气系统是

A.① B.② C.③ D.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