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西非国家埃博拉疫情爆发之后,中国已先后向有关国家提供了4轮援助,不仅援助了大量物资,而且成建制派遣传染病卫生防疫力量和军事医护人员深入疫区。这与有的国家撤出外交官、志愿者、企业,甚至公开宣布“只出钱不出人”的做法形成鲜明对照。这说明我国在国际交往中
①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尊重他国正当利益 ②秉承真实亲诚理念,切实履行大国责任 ③注重“以心相交”,发展中非友好关系 ④彰显国家实力,努力扩大国际话语权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维护主权国家的统一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是中国第一部深入探索东西文化的纪录片,该片用全球化的视野展现文化交流与碰撞,包容共同与差异,将思者隐于影像的绚烂之中,一经播出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②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④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推动世界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12年法兰克福书展上,中国代表团再获佳绩,版权输出数量达2409项。中国展团以一种平等交流的心态向世界展示了5000年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中国参展团在本届书展的版权输出数量创历史最高纪录。这说明()

A.我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B.我国已在国际竞争中牢牢把握了主动权
C.我国已经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D.我国文化实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物质基础

中国与非洲国家文化交往历史悠久,在中非文化交流的字典中,没有“排斥”“歧视”“居高临下”这一类词汇,因为我们是平等相待的朋友,是彼此尊重的兄弟。这体现了()

A.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B.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C.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D.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一位外国朋友曾说“二十多年前我到过中国,那时人们的着装几乎是一个式样,颜色也比较单调。现在,一切都变了,各色时装随处可见,中国变得多姿多彩了”。中国文化市场出现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我国政府开放了文化市场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不断完善
C.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D.网络媒体的高度发展

《感动中国》走过了十年的历程,通过它,100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超越了国界、民族和语言,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这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

A.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 B.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C.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 D.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