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大公报》的一篇社论说:“三年多的抗战军事,‘应战’二字可以尽之,敌军来攻,我们应战;敌军不攻,我们转战;敌军此处攻,我们他处不战,形式上几乎完全是被动的。这次北线之战,敌军未战,我们先攻,敌军将南侵,我们先北战,这在战略上讲,也是一种进步。”“北线之战”指的是
| A.太原会战 | B.平型关大捷 | C.徐州会战 | D.百团大战 |
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人大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起来的大庆油田,是根据我国地质学家独创地质理论进行勘探而发现的。”这一“独创地质理论”还对以下哪一方面有重大贡献( )
| A.虫筳科化石鉴定 |
| B.冰川学 |
| C.地震的预测和预防 |
| D.古生物学 |
孙中山勉励学生时代的李四光要“努力学习,蔚为国用”。下列各项中,最能表明李四光践行了这句话的是( )
| A.以最优等成绩被清政府赐以“工科进士” |
| B.编撰世界医药学宝典之一的《本草纲目》 |
| C.成功建造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 |
| D.1950年春毅然归国服务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 |
李四光以其独创的理论,不仅推翻了外国人的错误结论,还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该理论是( )
| A.古生物学理论 |
| B.地质力学理论 |
| C.冰川学理论 |
| D.大陆漂移理论 |
李四光留学归来后,被清政府赐予“工科进士”,是由于他( )
| A.留学期间学习成绩优异 |
| B.留学期间获得了自然科学学士学位 |
| C.学习的是工程技术学科 |
| D.在“游学毕业生考试”中成绩优等 |
1988年,我国发行了一套《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这套邮票共4枚,《地质学家——李四光》就是其中一枚。李四光能够享有这样的荣誉,主要是因为( )
| A.他本人有留学海外的经历,在国内外学术界有较高地位 |
| B.他曾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
| C.其成就对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 D.他创立了新兴的学科,并在该学科的研究中有较高造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