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数据显示从2002年到2013年我国对外投资增长近40倍。2014年我国共实现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1160亿美元,同比增长15.5%,首次超过吸引外资规模,成为资本净输出国,活跃的海外投资活动正日渐成为中国经济新亮点。我国对外投资的迅猛增长
①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②显现了吸收利用外资的综合优势
③意味着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优化 ④为我国企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 A.②③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④ |
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应是( )
| A.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 |
| B.加强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力度 |
| C.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
| D.坚持依法治国 |
近年来食(药)品安全、生产安全事故频发,这主要说明 ( )
| A.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
| B.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 |
| C.市场经济与诚实守信原则是相互对立的 |
| D.只要讲诚信就能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
以下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认识正确的是 ( )
| A.就是通过调节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来决定资源的价格 |
| B.就是通过价格、供求等手段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 |
| C.就是把资源的价格完全放给市场来调节 |
| D.就是要发挥市场这只有形的手的作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
改革开放33年,是党和国家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体会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的33年。这是因为( )
| 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 C.个人对社会历史的发展不起作用 | D.人民群众的言行都是正确的 |
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挂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这是“社会心态”一词首先出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国家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因为()
| A.社会心态受社会现实的制约 |
| B.社会心态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
| C.社会心态是影响社会现实的精神因素 |
| D.社会矛盾主要通过调整社会心态来化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