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
| A.两次战争都是由英法发动的 |
| B.两次战争都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
| C.两次战争中清政府都被迫签订了卖国条约 |
| D.两次战争的目的和性质相同 |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是
| A.实行连坐法 | B.普遍推行县制 | C.按军功受爵 | D.奖励耕战 |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
|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
近代西方列强在中国获得下列侵略权益的先后顺序是
①外国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②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③开放天津为商埠
④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 A.①②③④ | B.③④①② | C.①③④② | D.③①②④ |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出现两个纲领性文件,即《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下列有关两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前者突出了农民要求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理想社会的愿望
②后者很好的把握资本主义和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联系起来
③两者都能很好地调动农民参加革命斗争的积极性
④两者都顺应了中国近代化发展的潮流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 ①③④ |
近代中国,许多进步思想家主张进
行政治制度改革。其中,第一次提出“设投票箱,由公众选举官吏”的思想家及其论著是
| A.魏源的《海国图志》 | B.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
| C.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 D.孙中山的《民报·发刊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