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铁论·水旱》说:“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下列有关汉代农业与铁器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铁器用于农业始于汉代 |
| B.铁器的使用使农业开始成为“天下之大业” |
| C.铁器的普遍使用促进当时的农业生产 |
| D.汉代农业生产完全依靠铁制农具 |
“贞观年间,在三省六部制中,政权中心是政府而不是皇帝个人,皇帝实际上成为政府的最高负责人。”对此评论理解正确的是( )
| A.皇权专制得到加强 | B.政府拥有了最终政务决策权 |
| C.皇权受到政府制约 | D.政府独立于皇权之外 |
《旧唐书·薛登传》载:“开皇中,李谔论之于文帝曰:‘魏之三祖,更好文词,忽人君之大道,好雕虫小艺。……代俗以此相高,朝廷以兹擢士。故文笔日烦,其政日乱。’帝纳李谔之策。”材料表明隋初实行科举制的直接目的是( )
| A.打击豪强势力以促进统一 | B.防止重臣专权以巩固皇权 |
| C.改变文风以选拔实用人才 | D.弘扬儒家思想以笼络士心 |
西周在延续前代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完善与创新,以便达到“天下归周”、“天下归宗”和“天下归心”的目的。下列与“天下归周”相对应的制度是()
| A.世袭制 | B.分封制 | C.宗法制 | D.礼乐制 |
《论苏联的改革》中分析说: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比如卖糖的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再比如,在生态学家的压力下,同时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造成洗涤用品短缺。……这类决策有很多。”作者意在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
| A.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
| B.在国家经济决策问题上的随意性 |
| C.在经济领域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 |
| D.重点在工业生产领域 |
以下是苏联(俄)领导人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其中属于斯大林的是()
| A.商业的发展……在有千百万小生产者存在的条件下是不可避免的 |
| B.必须使我国各地区毫无例外地都布满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 |
| C.一切就这么简单,玉米就是灵丹妙药 |
| D.在国内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