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下图操作可完成甲、乙两个实验。甲实验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实验为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实验的步骤是①④⑤,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一步是蒸发 |
B.甲实验各步操作中的玻璃棒都是用来搅拌的 |
C.乙实验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 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 |
D.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烧杯刚刚用清水洗过,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 |
用燃烧法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应选择的物质是 ()。
A.细铁丝 | B.红磷 | C.硫粉 | D.木炭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黑色固体 |
B.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 |
D.蜡烛燃烧的产物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在下列“三十六计”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能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顺手牵羊 | B.上屋抽梯 | C.趁火打劫 | D.调虎离山 |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夜幕降临,城市霓虹灯通电后发出美丽的亮光 |
B.青铜受热熔化后浇铸成各种形状的工艺品 |
C.“侯氏制碱法”用空气、水、食盐生产纯碱和化肥 |
D.自来水通过蒸馏变成可饮用的瓶装蒸馏水 |
下列四个短语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花香四溢 | B.海市蜃楼 | C.蜡炬成灰 | D.木已成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