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经典力学的第一部经典著作,也是人类掌握的第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宇宙论和科学理论体系,其影响所及遍布经典自然科学的所有领域。”这里的“它”指的是( )
A.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
B.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C.赫胥黎的《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
D.爱因斯坦的《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
美国新闻记者约翰·里德在其采访录《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中真实记录了“亲眼所见的一段剧变的历史”。其中有“反对政府”、“反对战争”、“要和平”、“要面包”、“要土地”、“分娩之前的阵痛,正在生育出一个新的世界”等内容。此书反映的是()
A.巴黎公社 |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C.俄国十月革命 |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
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 )
A.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被打破 |
B.中国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 |
C.中国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
D.中国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 |
“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这部宪法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A.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 B.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 |
C.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 D.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1947年底,中共中央在杨家沟开会,毛泽东说:“20年来未解决的革命力量在斗争中的优势问题,今天解决了。局面开展,胜利可期。”中共为解决“优势问题”而采取的关键举措是()
A.解放军对国民党展开战略反攻 |
B.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全面进攻 |
C.参加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
D.发动三大战役并取得彻底胜利 |
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笔记片断,该片断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国民革命时期的民主建设成就 |
B.土地革命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
C.抗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
D.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背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