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图像能正确体现与实验对应关系的是
A.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质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的加水稀释 |
C.向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逐渐滴加NaOH溶液 |
D.等质量的Zn粉和Mg粉分别与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
下列有关“固—液反应,不需加热”的气体发生装置合理的是
A.![]() |
B.![]() |
C.![]() |
D.![]() |
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常用方法是
A.煅烧石灰石 | B.点燃木炭 |
C.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 D.碳酸分解 |
下面右图中,四圆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一种溶液,两圆的相交部分为两溶液混合后出现的主要实验现象,下表中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甲 |
乙 |
丙 |
丁 |
|
A |
Na2CO3 |
H2SO4 |
Ba(OH)2 |
石蕊 |
B |
Na2CO3 |
HCl |
Ca(OH)2 |
CuSO4 |
C |
Na2SO4 |
HCl |
Ba(OH)2 |
石蕊 |
D |
HCl |
Na2CO3 |
Ca(OH)2 |
酚酞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验证NaOH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先加入稀硫酸,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含有SO42- |
B.测定溶液的pH,先用水润湿pH试纸,然后将试纸插入待测液中 |
C.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呈红色,说明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
D.点燃可燃性气体时,要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
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切实可行的是()
A.用酚酞溶液鉴别NaCl溶液和盐酸 |
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CO2和N2 |
C.用石蕊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
D.用水鉴别NaOH和CaCO3固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