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立即生成了大量氧气 |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C.在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时,溶液颜色由红色逐渐变成无色 |
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
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运动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
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 |
B.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
C.食醋用于除热水瓶中的水垢 |
D.酒精用于给发烧病人擦拭以降低体温 |
我国民间有端午节挂艾草驱虫辟邪的习俗,艾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素(化学式为C15H10O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下列氧化黄酮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黄酮素属于有机物 |
B.黄酮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8:1 |
C.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2 |
D.黄酮素由27个原子构成 |
“分类”可以使人们有序的研究物质,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A.合金:生铁、锰钢、青铜 |
B.碱:纯碱、烧碱、消石灰 |
C.盐:氯化银、氯化钠、氯化氢 |
D.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铝合金 |
涂改液用量虽少毒性却不小,大多数涂改液在使用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从分子的角度可以解释为
A.分子可以再分 | B.分子之间有间隔 |
C.分子在不断运动 |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