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实验为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实验的步骤是①④⑤,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蒸发 |
B.甲实验各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
C.乙实验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 则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水的密度为1g/cm3) |
D.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对配制的溶液浓度无影响 |
乙烯(C2H4)是石油炼制的重要产物之一。常温常压时,乙烯是一种气体,它与另一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7%,则另一种气体可能是
A.H2 | B.C2H2 | C.CH4 | D.CO |
虾青素(C40H52O4)是一种具有极强的抗肿瘤、抗氧化性能的物质,可增强动物免疫力。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虾青素是一种氧化物 |
B.虾青素是由96个原子构成 |
C.虾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96 |
D.虾青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0:13:1 |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
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剩余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pH与加入水的质量关系 |
D.相同质量的Mg、Fe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
为延缓袋装食品变质,包装时不宜采用
A.真空包装 | B.充入氧气 |
C.放入一小包铁粉 | D.充入二氧化碳 |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
D.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