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 B.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所以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 |
| C.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
| D.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
根据下图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 |
| 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
| C.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失去1个电子 |
| D.镁离子(Mg2+)与氯离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但是原子核的体积很小 |
| 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
| C.元素是以原子中的质子数来分类的 |
|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种类则没有发生改变 |
某自来水厂取水水源受到严重污染,导致部分市民吃水困难,当地政府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加大自来水净化力度,严惩肇事者,确保居民用水安全。此事引起同学们极大关注,下面讨论有明显错误的是
| A.工业废水有可能造成饮用水源的污染 |
| B.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臭味等可溶性杂质 |
| C.生活污水应该处理后再排放 |
| D.可能与农业上过量施用化肥有关 |
随着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碘泄漏,碘这种元素被人们所认知。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 |
| B.碘原子核外共有53个电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 |
| C.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
| D.碘盐中含有碘酸钾(KIO3),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气体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
| B.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
| C.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
| D.不吸烟的人常常受到二手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