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设计并实验】
实验一:将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和铁钉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然后将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待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改变时,将盛有反应后物质的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
实验二:将盛有稀硫酸的烧杯和镁条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然后将镁条浸到稀硫酸中,观察现象。待反应一段时间后不再放出气泡时,将盛有反应后物质的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
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数据见下表:
编 号 |
实验一 |
实验二 |
反应前/g |
118.4 |
112.6 |
反应后/g |
118.4 |
112.4 |
实验三:用细线系住铜棒中点使之平衡,然后在铜棒一端用酒精灯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铜棒的平衡情况是 。
【分析与讨论】
(1)在这三个实验中,你认为:实验 正确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结论正确的理由是 。
(2)另外两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你认为导致这一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只写其中一个实验的原因即可)。
【实验反思】小组成员从不能正确反映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质量关系的两个实验中,找出了实验设计中的不当之处,并达成了以下共识:设计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有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参与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一般应使反应在 中进行。
水和水溶液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
①在天然水净化处理中,加活性炭的作用是⑻,很多自来水厂用二氧化氯替代氯气对水进行杀菌消毒。工业上用Cl2和NaClO2来制取二氧化氯(ClO2),请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⑼:Cl2+NaClO2→ 2NaCl+ClO2。
②我们用“电解水”和“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两个探究实验来证明水的组成元素。依据下图实验回答问题:
Ⅰ.上述探究水的组成的理论依据是⑽。
Ⅱ.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⑾,检验正极上气体的方法是⑿。
Ⅲ.上图步骤③中集气瓶里观察到的现象是⒀。
乙烯(化学式为C2H4)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同时还是基本的化工原料。试回答:
①乙烯中含有⑸种元素。
②乙烯的摩尔质量为⑹。
③14克乙烯中含氢原子的个数约为 ⑺。
从H、C、O和Al四种元素中,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
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⑴。
②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是⑵。
③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⑶。
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⑷。
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图A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示意图。为进一步证明木炭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继续进行的实验是。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应选用的装置是(填序号),仪器a的名称为。
(3)取一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将小花的一半用水喷湿,放入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此现象说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4)小明在查阅资料时发现镁条能在CO2中燃烧,他在装置D中进行实验,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这个实验使你对物质燃烧的条件产生的新认识是。
潍坊电缆厂为增效节支,决定对生产中的废电缆进行回收利用。已知电缆绝缘皮是塑料,线芯是铜。为了回收金属铜,同时得到硫酸亚铁,设计了如下方案:
请完成下列问题:
(1)方案中①反应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纯铜在(填“金属1”或“金属2”)中。
(3)溶液2中含有的溶质是。
(4)你认为方案好,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