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泉州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中国古代主要的造船中心之一。在隋唐时这条连接东西方的航道叫做“海上丝绸之路”。到了宋元时期又称为“海上陶瓷之路”。泉州市德化县陶瓷生产历史悠久,是我国陶瓷文化发祥地和三大古瓷都之一。
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一(4)题。
材料一:泉州市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泉州市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一。下图是其2013年工业产值构成示意图。

(1)晋江流域降水充沛,春夏之交多   雨,夏季多地形雨,秋初多      雨。
(2)泉州市工业主导产业是   ,属于     导向型工业。
(3)分析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区位条件。
(4)指出泉州市经济发展中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它在21世纪新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我国东部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年等降水量线图(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该地区地形地势特征。(4分)
(2)图中甲地为我国畜牧业较发达的地区之一,试据图分析发展畜牧业有利的自然条件。(4分)
(3)乙处为我国目前重点造林地区,试简述乙处森林主要的生态作用,并说明在图示区域的开发中应如何保护森林资源。(6分)
(4)近年来图中L湖泊面积在逐渐缩小,其变化对A城还是B城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会产生影响?具体的影响是什么?(2分)

阅读下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

材料二:该地多年平均降水量(mm)月分配表

(1)图中A、B两地相对高度为,河流剖面图甲、乙、丙由上游到下游依次为,M处发育成河谷的原因是

(2)据材料二的信息,分析该地6、7、8三个月之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3)近几十年,丁处0米线向远离大陆方向突出,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图一是世界某区域的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温线图,图二是其区域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一,描述回归线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2)图一中回归线地区沿海与内陆、东岸与西岸的年均温差异很大,试分析原因。
(3)分析图二中M城市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
(4)图二中大陆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试分析其成因。

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A为,B为
⑵A层的直接热源是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或降低)。
⑶人类活动使大气层遭到破坏,臭氧层空洞出现在,全球变暖出现在层。
(4)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层,晴朗的大空呈现蔚蓝色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作用。

读某地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丁处地质构造名称是,地形是
⑵乙处地质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

⑶若该地有石油,最可能埋藏处的地下,四地中利于储存地下水的是。若建设地铁隧道,最适宜在处。
⑷丙处不宜修建水库的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